来源:复禾健康
445人阅读
医学中的四大穿刺通常指胸腔穿刺、腹腔穿刺、腰椎穿刺和骨髓穿刺,是临床常用的诊断和治疗技术。
1、胸腔穿刺胸腔穿刺主要用于诊断或治疗胸腔积液、气胸等疾病。操作时在肋间隙进针抽取积液或气体,可缓解呼吸困难症状。常见并发症包括气胸、出血,需严格无菌操作。穿刺后需监测患者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
2、腹腔穿刺腹腔穿刺适用于腹水检查或减压治疗,对肝硬化、腹膜癌等疾病有诊断价值。穿刺点多选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需避开腹壁血管。术后需观察有无腹腔出血或感染征象,必要时进行腹水常规、生化及细胞学检查。
3、腰椎穿刺腰椎穿刺通过L3-L4或L4-L5椎间隙进针获取脑脊液,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出血等疾病的诊断。操作前需评估颅内压,禁忌证包括颅内占位性病变。穿刺后可能出现头痛,建议平卧6-8小时并补充液体。
4、骨髓穿刺骨髓穿刺通过髂后上棘或胸骨穿刺获取骨髓组织,对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具有确诊价值。需局部麻醉后使用骨髓穿刺针抽取,术后压迫止血。可能出现局部血肿或感染,需定期换药观察。
四大穿刺操作均属于侵入性检查,需由专业医务人员在严格无菌条件下进行。术前需完善凝血功能检查,评估操作风险。术后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注意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肿胀等异常情况。患者穿刺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活动,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若出现持续疼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