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43人阅读
蜈蚣咬伤后可通过冷敷、局部清洁消毒、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就医处理等方式消肿止痒。蜈蚣咬伤通常由蜈蚣毒液中的组胺类物质和溶血性毒素引起,可能表现为局部红肿、灼痛、瘙痒等症状。
1、冷敷被蜈蚣咬伤后立即用冰袋或冷毛巾敷于患处10-15分钟,可收缩血管减缓毒液扩散,降低局部代谢率从而减轻肿胀和疼痛。冷敷时需用干净布料包裹冰块避免冻伤皮肤,每隔2小时重复进行,持续24小时内效果较好。若出现皮肤苍白或麻木感应暂停冷敷。
2、局部清洁消毒使用肥皂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至少5分钟,有助于稀释毒液并减少感染概率。冲洗后可涂抹碘伏溶液或聚维酮碘软膏进行消毒,避免使用酒精等刺激性液体。若伤口出现溃烂或渗液,需每日消毒2-3次直至结痂。
3、外用药物局部涂抹氢化可的松乳膏或地奈德乳膏缓解炎症反应,每日2次薄涂于红肿区域。瘙痒明显时可使用炉甘石洗剂摇匀后外涂,或敷贴利多卡因凝胶进行表面麻醉。避免抓挠患处导致继发感染,必要时用无菌纱布覆盖保护。
4、口服药物疼痛剧烈时可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或对乙酰氨基酚片,过敏反应明显者需口服氯雷他定片或西替利嗪片抗组胺。出现心悸、恶心等全身症状时可能需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儿童患者应在家长监护下用药。
5、就医处理若出现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全身中毒症状,或局部肿胀超过关节、持续48小时未缓解,需立即急诊处理。医生可能进行伤口切开排毒、静脉注射抗蛇毒血清或钙剂等治疗。既往有过敏史或儿童被大型蜈蚣咬伤后建议直接就医观察。
蜈蚣咬伤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加速血液循环,饮食宜清淡少辛辣,多饮水促进毒素代谢。保持患处清洁干燥,穿宽松衣物减少摩擦,观察72小时有无迟发过敏反应。户外活动时穿长袖衣裤和高帮鞋,翻动石块或朽木时使用工具,卧室可放置除虫菊酯类驱虫剂预防蜈蚣侵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