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58人阅读
肾病患者通常在3期开始出现水肿,随着病情进展至4-5期水肿可能加重。水肿是肾功能减退导致水钠潴留的常见表现,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蛋白尿等因素相关。
慢性肾病3期患者肾小球滤过率降至30-59毫升/分钟时,肾脏排泄水分和钠离子的能力明显下降,可能出现轻度下肢水肿,晨起时眼睑浮肿较常见。此时水肿多与活动量、盐分摄入量相关,休息或限制钠盐后可缓解。部分患者因尿蛋白丢失导致血浆白蛋白降低,进一步加重组织间隙液体渗出。
进入肾病4-5期后,肾小球滤过率低于30毫升/分钟,水肿可能发展为持续性全身性水肿,包括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腹水、胸腔积液等。严重水钠潴留可能伴随高血压、呼吸困难等并发症。终末期肾病患者由于尿量显著减少甚至无尿,水肿往往难以通过常规利尿措施缓解,需依赖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超滤脱水。
肾病患者出现水肿应及时就医评估肾功能,完善尿常规、血生化、肾脏超声等检查。日常需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日控制在3克以内,记录24小时尿量及体重变化。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肾毒性药物,遵医嘱规范治疗原发病,必要时由肾内科医生制定透析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