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56人阅读
糖尿病足可通过控制血糖、日常足部护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防治。糖尿病足通常由长期高血糖、周围神经病变、血管病变、足部感染、外伤等因素引起。
1、控制血糖长期高血糖是糖尿病足发生发展的基础原因,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周围神经和血管损伤。患者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降糖药物,如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阿卡波糖片等,同时配合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保持糖化血红蛋白在合理范围内。
2、日常足部护理糖尿病患者需每日检查足部是否有伤口、水泡或红肿,保持足部清洁干燥。洗脚时水温不超过37℃,避免烫伤。修剪趾甲应平直,不要剪得太短。选择宽松透气的鞋袜,避免赤脚行走。冬季注意保暖但不要使用热水袋直接接触皮肤。
3、药物治疗对于已出现神经病变或血管病变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改善微循环药物如贝前列素钠片、胰激肽原酶肠溶片等。合并感染时需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如头孢克肟分散片、左氧氟沙星片等。疼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加巴喷丁胶囊缓解神经痛。
4、物理治疗对于早期糖尿病足溃疡,可采用红光治疗仪促进创面愈合。高压氧治疗能提高组织氧含量,促进伤口修复。超声清创可有效去除坏死组织而不损伤健康组织。这些物理治疗方法需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一般10-20次为一个疗程。
5、手术治疗严重糖尿病足坏疽或保守治疗无效时需考虑手术治疗。常见术式包括清创引流术、血管重建术、截趾术等。术后需加强伤口护理,预防感染,并继续严格控制血糖。手术前后需评估患者全身状况,必要时请多学科会诊。
糖尿病患者应建立规律的随访制度,每3-6个月到内分泌科和足病门诊复查。饮食上注意控制总热量,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鸡蛋、豆制品等。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避免足部过度负重。戒烟限酒,保持乐观心态,这些都有助于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一旦发现足部异常,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