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607人阅读
孕期宫腔感染可通过观察异常症状、医学检查等方式确定。宫腔感染可能由胎膜早破、阴道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绒毛膜羊膜炎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发热、下腹痛、阴道分泌物异常、胎动减少、子宫压痛等症状。建议孕妇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检查和治疗。
1. 观察异常症状孕妇出现持续发热超过38摄氏度,伴随寒战或乏力需警惕感染。下腹部疼痛或子宫压痛可能提示炎症反应,阴道分泌物变为脓性、有异味或带血丝是典型感染征兆。胎动明显减少或消失可能反映胎儿宫内窘迫,这些症状出现时应立即就医。
2. 血常规检查通过静脉采血检测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感染时白细胞常超过15×10⁹/L且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等炎症标志物也会异常增高,这些指标能辅助判断感染程度,但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评估。
3. 阴道分泌物检测取阴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可明确致病菌种类,常见病原体包括B族链球菌、大肠杆菌、厌氧菌等。同时进行阴道微生态检测,观察清洁度、白细胞数量和优势菌群变化,pH值超过4.5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
4. 超声检查经腹或经阴道超声可观察子宫内膜增厚、宫腔积液等异常表现。多普勒超声能评估子宫血流情况,感染时可能出现血流信号增强。超声还能监测胎儿心率变化和羊水性状,胎儿心动过速超过160次/分钟可能提示宫内感染。
5. 羊水穿刺检查对于疑似绒毛膜羊膜炎的严重病例,在严格消毒条件下抽取羊水进行培养和生化检测。羊水中白细胞酯酶阳性、葡萄糖含量降低或细菌培养阳性可确诊感染,但该检查存在一定风险,需由专业医生评估后实施。
孕期预防宫腔感染需保持会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并更换棉质内裤。避免盆浴和使用阴道冲洗器,减少不必要的阴道检查。注意观察阴道分泌物性状变化,出现异常及时就诊。合理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保证充足睡眠。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积极治疗阴道炎等妇科炎症。妊娠晚期避免性生活,破水后应平卧并立即就医。遵照医嘱规范使用抗生素,不可自行用药或中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