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17人阅读
牙龈松动脱落可通过牙周固定术、龈下刮治、抗生素治疗、手术植骨、调整咬合关系等方式处理,通常由牙周炎、外伤、骨质疏松、咬合创伤、糖尿病等因素引起。
1、牙周固定术对于轻度松动的牙齿,可采用纤维带或树脂夹板进行固定。牙周固定术能短期稳定患牙,为牙周组织修复创造条件。操作时需彻底清洁患牙及邻牙表面,避免固定物下方菌斑堆积。该方式适用于外伤或牙周炎早期导致的1-2度松动牙,固定后需定期复查,配合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辅助控制感染。
2、龈下刮治针对牙周炎引起的松动,需进行全口龈下刮治清除牙结石。采用超声刮治器与手工刮匙配合,去除龈下3-5毫米处的菌斑生物膜。治疗可能伴随牙龈出血,术后可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局部给药。重度牙周炎患者需分次完成全口治疗,刮治后6周评估牙周袋深度改善情况。
3、抗生素治疗急性牙周脓肿导致的牙齿松动,需口服甲硝唑片联合阿莫西林胶囊控制感染。对于伴有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患者,可能需延长用药周期至10-14天。用药期间禁止饮酒,同时监测胃肠道反应。抗生素治疗需配合局部冲洗,常用1.5%过氧化氢溶液进行牙周袋内冲洗。
4、手术植骨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1/2的病例,需实施引导骨组织再生术。采用异种骨粉或自体骨移植填充骨缺损区,覆盖胶原膜防止软组织侵入。术后3-6个月骨组织改建期间,需使用醋酸氯己定含漱液维持口腔卫生。该手术成功率与剩余骨壁数量相关,三壁骨缺损效果最佳。
5、调整咬合关系咬合创伤导致的个别牙松动,需通过调磨早接触点或制作咬合垫解除干扰。使用咬合纸确定干扰点后,用金刚砂车针选择性调磨0.2-0.3毫米。夜间磨牙患者需佩戴硬质树脂颌垫,降低牙齿承受的侧向力。调整后需定期复查咬合状况,必要时进行正畸治疗重新分配咬合力。
日常需使用软毛牙刷配合巴氏刷牙法,重点清洁牙龈缘区域。建议每餐后使用牙线清理邻面,避免使用牙签刺激牙龈。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西蓝花等摄入,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吸烟者应立即戒烟,尼古丁会加重牙周血管收缩。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专业洁治,糖尿病患者需缩短复查间隔至2-3个月。若发现牙龈出血、口臭加重等迹象,应及时就诊避免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