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10人阅读
高度近视患者年老后存在失明风险,但概率因人而异。高度近视可能引发视网膜脱离、黄斑变性等并发症,这些是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的主要原因。
高度近视患者眼球轴长超过正常范围,视网膜因拉伸变薄而脆弱。随着时间推移,玻璃体液化可能牵拉视网膜造成裂孔或脱离。黄斑区作为视觉最敏锐区域,在长期机械牵拉下易发生萎缩、出血或新生血管,导致中心视力不可逆损害。青光眼发病概率也较常人增高,眼压持续损伤视神经纤维。这些病理变化若未及时干预,可能逐步发展为低视力或盲。
部分高度近视者通过严格防控可维持有用视力。定期进行眼底检查能早期发现视网膜裂孔或变性区,通过激光封闭可预防脱离。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能抑制黄斑区新生血管,延缓视力恶化。后巩膜加固术可减缓眼轴增长,降低并发症风险。控制用眼强度、避免剧烈运动及眼部撞击也有助于保护视网膜。
建议高度近视者每年进行散瞳眼底检查,出现闪光感、飞蚊增多或视野缺损需立即就诊。日常应避免潜水、蹦极等可能引起视网膜震荡的活动,补充叶黄素等视网膜营养素。600度以上近视者应建立终身随访意识,通过科学管理能显著降低失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