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25人阅读
小孩抠鼻子流鼻血可能与鼻腔干燥、外力损伤、过敏性鼻炎、鼻中隔偏曲、血液系统疾病等因素有关。可通过保持鼻腔湿润、避免抠鼻、抗过敏治疗、手术矫正、血液病治疗等方式改善。
1、鼻腔干燥气候干燥或饮水不足会导致鼻腔黏膜水分蒸发过快,黏膜脆性增加容易破裂出血。建议家长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湿润鼻腔,冬季室内放置加湿器维持湿度在50%左右,每日保证孩子饮水量达到1000-1500毫升。若已发生出血,可用消毒棉球轻压鼻翼5分钟止血。
2、外力损伤频繁抠挖鼻腔会机械性损伤鼻前庭区黏膜血管网,该区域血管丰富且位置表浅。家长需及时修剪孩子指甲,通过转移注意力减少抠鼻行为。反复出血者可局部涂抹红霉素软膏预防感染,严重出血需用膨胀海绵填塞压迫止血。
3、过敏性鼻炎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刺激引发鼻痒,促使孩子揉鼻抠鼻。常伴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控制炎症,口服氯雷他定糖浆缓解症状。家长应每周用60℃热水清洗床品,使用防螨寝具减少接触过敏原。
4、鼻中隔偏曲先天发育异常或外伤导致的鼻中隔偏曲会使凸起侧黏膜长期受气流冲击变薄。表现为固定一侧反复出血,可能伴随鼻塞。轻度偏曲可用生理盐水冲洗护理,严重偏曲需在全身麻醉下行鼻中隔成形术矫正。
5、血液系统疾病白血病、血友病等疾病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为自发性多部位出血。需进行血常规、凝血四项检查确诊。急性出血期可用浸有凝血酶溶液的明胶海绵填塞,长期需根据具体病因使用相应药物治疗,如血友病需定期输注凝血因子。
日常需保持室内湿度适宜,纠正孩子抠鼻习惯,饮食中多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K含量丰富的食物如猕猴桃、菠菜。若每周出血超过3次或单次出血量浸透3张以上纸巾,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排查病理性因素。避免自行使用血管收缩剂滴鼻,防止黏膜缺血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