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543人阅读
肠梗阻症状主要有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便排气、肠鸣音异常等。肠梗阻是指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可能与肠粘连、肠扭转、肠套叠、肿瘤压迫、粪石堵塞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腹痛腹痛是肠梗阻最常见的症状,多表现为阵发性绞痛,疼痛部位与梗阻部位相关。小肠梗阻时疼痛多位于脐周或中上腹,结肠梗阻时疼痛多位于下腹部。腹痛发作时可能伴随肠鸣音亢进,肠蠕动增强时可听到气过水声。随着病情进展,腹痛可能转为持续性胀痛。
2、腹胀腹胀多出现在腹痛之后,梗阻部位越低腹胀越明显。腹部膨隆可能不对称,可见肠型或蠕动波。触诊时可感到腹部张力增高,叩诊呈鼓音。腹胀程度与梗阻完全性相关,完全性肠梗阻腹胀更为显著。
3、呕吐呕吐出现时间与梗阻部位有关,高位肠梗阻呕吐出现早且频繁,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或胆汁样液体。低位肠梗阻呕吐出现较晚,呕吐物可能呈粪臭味。呕吐后腹痛可能暂时缓解,但很快会再次出现。
4、停止排便排气完全性肠梗阻患者多会出现停止排便排气,是肠梗阻的特征性表现。部分性肠梗阻可能仍有少量排便排气,但排便量明显减少。低位肠梗阻停止排便排气症状出现较早,高位肠梗阻可能仍有少量排便。
5、肠鸣音异常早期肠梗阻肠鸣音多亢进,可听到高调金属音或气过水声。随着病情进展,肠鸣音可能逐渐减弱甚至消失。肠鸣音变化对判断肠梗阻病情进展有重要参考价值,医生听诊时会重点关注。
肠梗阻患者应禁食禁水,避免加重肠道负担。可采取半卧位减轻腹胀,避免剧烈活动。注意观察症状变化,如出现发热、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表现可能提示肠坏死或穿孔,需立即就医。术后患者应遵医嘱逐步恢复饮食,从流质饮食开始,避免进食产气食物。保持适当活动有助于促进肠蠕动恢复,预防肠粘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