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没打疫苗发生传染病几率大?
如因自身因素不能注射疫苗的孩子,家长也不必过分担心,因为孩子发生传染病的几率并不是非常高,即使万一得了,目前医学上大多可以治疗。所以家长们不要隐瞒疾病冒风险给孩子打不适合注射的疫苗。
分享
回答1
孩子打过疫苗就不会得传染病了?
一些家长错误的以为,只要孩子接种了疫苗就算进了保险箱,肯定不会再患相关的传染病。其实,任何疫苗都不可能保证其免疫保护率达到100%,每个孩子的身体状况不同,接种后的免疫力也有所不同。
分享
回答1
妈妈得乙肝会不会传染给孩子?
乙肝是一种传染性特别强的病。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可将病毒传染给自己的孩子。如果不采取母婴阻断措施,乙肝病毒感染母亲所生的孩子60%在两年内可感染上HBV;表面抗原和e抗原均阳性的母亲所生的孩子感染风险约70~90%,表面抗原阳性而e抗原阴性的母亲所生的孩子感染风险约10~40%。
分享
回答1
轮状病毒会不会传染?
轮状病毒是传染性疾病,并且轮状病毒的传染性很强,急性期患儿的大便中有大量病毒颗粒,病后可持续排毒4~8天;免疫缺陷儿童轮状病毒感染的大便中,病毒甚至可持续排出1个月之久。因此,患有秋季腹泻的孩子应该至少隔离7天,护理患儿后要注意洗手,患儿使用的奶瓶、玩具等应该消毒。在流行季节,婴幼儿应注意饮食卫生和食具消毒,母乳中有少量抗轮状病毒抗体,母乳喂养可减少秋季腹泻的发病率。
分享
回答1
春季里常见的儿童传染病有哪些?
春季是冷暖空气频繁交汇的时期,由于孩子的抵抗力差,在忽冷忽热的天气下非常容易生病。春季易发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麻疹,百日咳,风疹 。
分享
回答1
传染病也会引发精神疾病吗?
有的传染病会引发精神方面的问题。精神系统疾病是人类的常见疾病,其病因可以说是方方面面,非常广泛。预防感染性疾病,可以预防一些与感染相关的精神病。
分享
回答1
有传染病要不要隔离?
很多传染病都是会突然急性发作,传染病病人都要隔离。但隔离病人并不是像大家想象的那样把病人关起来。根据不同传染病的传播方式,传染病的隔离分为呼吸道隔离、消化道隔离、血液-体液隔离、接触隔离、防蚊隔离等。
分享
回答1
传染病的流行是因为什么呢?
经过医学的发展,现在传染病都是可以进行控制的了。一种传染病的流行,必需有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所以进行阻断就可以了。
分享
回答1
疫苗能完全抑制病毒传染吗
根据临床研究表明,疫苗的保护率都不会达到100%。因为人体对疫苗的反应性差异很大。有些人接种了疫苗后可能无反应,尤其是免疫功能低下者,这在医学上称为对疫苗“无应答”。另外,还有疫苗质量、保存条件及接种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所以,疫苗的保护率不可能达到100%
分享
回答1
甲型流感传染的范围有哪些?
甲型流感在临床上也称之为甲流。甲型流感病毒除了可以感染人以外,还可以感染禽类和多种动物,因此,流行范围很广,甚至可以造成人和动物间的传播。人甲型流感病毒主要是H1N1和H3N2两型。而乙型流感病毒主要感染人,在人间传播,目前仅发现有海豚被乙型流感病毒感染的证据,其他动物都不会被乙型流感病毒感染,所以流行范围只限于人,不会导致“禽流感”、“猪流感”。
分享
回答1
怎样避免孩子得传染病?
要讲卫生,切断传染源。许多传染病是由口、鼻而入,通过呼吸道及消化道传染的。因此,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每个孩子都是十分重要的。比如不喝生水,不随地大小便,不吮手指,饭前、便后洗手等,这些都是切断传染源的重要手段。孩子和大人回到家中.第一件事就是洗手,大人孩子都要洗手,这也是减少交叉感染的重要环节。
分享
回答1
水痘是怎么传染的?
水痘在儿童的身上多发,成年人也会发病,它是冬春季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很强,主要通过唾液飞沫传染,也可通过接触水痘病毒污染的衣服、玩具、用具等传染。没得过水痘的人只要接触水痘后很容易被感染,感染后80%~90%都会发病。
分享
回答1
如何控制传染病呢?
传染病是会造成社会恐慌的一种基本疾病,控制一种传染病的流行要从三个方面入手: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是可以从源头控制的。
分享
回答1
探视传染病人要注意什么?
如果是传染病的话,去探视之前最好是先戴上口罩。不仅要注意洗手和更衣,探视中的许多细节也要注意。例如:探视的时候不要坐在病人的床上,要坐在医院提供的椅子上,以免传播细菌;不要在病房内与病人一起进餐或分享食物,也不要把不能加热熟食带给病人,以免造成病人肠道感染;不要在病房与病人一起玩手机,因为手机带回家后不能清洗消毒,容易造成手的二次污染,传播细菌和病毒。
分享
回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