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神经内科

中风最新回答

小禾科普
小禾科普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中风的患者不宜吃些什么?

  (1)低脂。禁吃食物有:肥肉、肥鸭肉、肥鹅肉、家禽皮、动物内脏(肝、肾、心、脑)、蛋黄、鱼子、腊肉、腊肠、虾、全脂奶、奶酪、巧克力、蟹黄、皮蛋黄、猪油、奶油、可可油、橄榄油、腰果等,因为其成分中主要含有饱和脂肪酸,可使胆固醇分子进入肝脏,能使血中胆固醇浓度明显增高。

  (2)忌用蔗糖、果糖、甜食、含糖饮料,控制热量,因为甜食可转化为脂肪。有糖尿病者尤应注意。

  (3)食盐不宜过多,每日控制在5克以内。

  (4)不宜吸烟、饮酒,因为烟酒都可以加速脑动脉硬化的发展,而且喝酒可使血压升高,诱发中风。

  (5)不宜过饱,更不要暴饮暴食。因为过度饱食后,代谢加强,使心肌耗氧明显增加,加重心脏负担。

  此外,不宜吃油炸、油煎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分享 回答1
小禾科普
小禾科普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如何预防老人二次中风?

  这位朋友您好:

  如何预防老人二次中风?事实上,无论是预防首次中风还是二次中风,严格的降压治疗都是非常重要的。中风包括脑出血和脑梗塞,其危险程度与血压的高低有很大关系。

  当血压升高时,会引起全身的细小动脉痉挛,血管壁因缺血缺氧而发生变形,管壁增厚、管腔变窄、弹性减退,从而形成或加重动脉硬化,如果再加上高血脂、高血糖等因素,血栓更容易形成。若血栓发生在脑血管,便形成脑梗塞。

  另外,相当一部分的高血压病人对自己的病情不够重视,不按医嘱服药,使血压波动幅度过大,动脉反复痉挛,长此以往,易引起脑组织出血或水肿,并最终导致脑出血。

  对于文中所提到的患者,一定要让他尽快明白降压治疗的意义,坚持服用降压药,不可随意停药,应按医嘱增减降压药。严格控制血压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最好能在每天的不同时段监测血压变化,稳定控制血压。另外,要低盐、低脂饮食,保持平和的情绪,坚持适当的有氧锻炼。谭敏

  以上就是关于“ 如何预防老人二次中风?”的相关介绍!

分享 回答1
小禾科普
小禾科普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我想知道中风是怎么引起的啊?有谁知道吗
您好:

  一、动脉的损害:凡是引起脑动脉病变的因素,都可成为中风的病因:

  1)高血压(血压食品),动脉硬化性血栓栓塞。

  2)颅内小血管病变:动脉瘤,动静脉畸形。

  3)全身动脉炎性病变影响脑动脉: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 病);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Buerger病);结节性动脉炎;巨细胞动脉炎(horton 综合症);系统红斑狼疮。

  4)感染性动脉炎:钩端螺旋体性;梅毒螺旋体性;真菌、念珠菌或继发于化脓性脑炎。

  5)动脉夹层病变:外伤性夹层动脉瘤;马凡综合症;假黄色瘤夹层组织病等。

  6)先天性脑血管病变:烟雾病(moyamoya);先天性动静脉畸形,先天性动脉瘤;

  7)外伤性脑血管病变

  二、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液黏度增高,血液浓缩。

  三、血液动力学异常:低血压,放射病。

  四、血液成分异常:各种栓子(风湿性心脏病伴房颤附壁血栓脱落,减压病,长骨骨折脂肪血栓,气栓子);红细胞异常(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异常(血小板积聚度增高,血小板增多症);白细胞异常(白血病);凝血因子异常(DIC,高凝状态)。

  五、一些继发因素:肿瘤(癌栓子,肿瘤坏死或侵袭动脉出血)

分享 回答1
小禾科普
小禾科普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希望专家能介绍一下怎样预防中风呢?

  您好:

  医学家们正从各个方面探索中风的预防措施:

  1、 高血压是发生中风最危险的因素,也是预防中风的一个中心环节,应有效地控制血压,坚持长期服药,并长期观察血压变化情况,以便及时处理。

  2、 控制并减少短暂性脑血管缺血发作(即一过性偏肢麻木、无力或眩晕、复视、吞咽困难、走路不稳等症状)是预防中风关键的一个环节。一旦小中风发作,须立即抓紧予以系统治疗,就有可能避免发生完全性中风。

  3、 重视中风的先兆征象,如头晕、头痛、肢体麻木、昏沉嗜睡、性格反常时,就应采取治疗措施,避免中风的发生。

分享 回答1
小禾科普
小禾科普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什么是中风?是怎么造成的?
中风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当今世界对人类危害最大的3种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四高一多”特点。近年来,由于诊疗水平的提高,中风的死亡率有所降低,但致残率仍居高不下,约80%的存活者尚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即中风后遗症,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降低致残率,提高康复速度是目前治疗本病的当务之急。在现代医学中中风后遗症包括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血管痉挛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病种,主要表现为肢体瘫痪,失语,口眼歪斜,吞咽困难,思维迟钝,联想困难,记忆减退,烦躁抑郁等。 哪些人易得中风? 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吸烟,酗酒,血脂异常,肥胖,无症状型颈动脉狭窄,父母有类似病史者,等 中风的先兆症状 临床所见,大部分的中风病人在发病前都会有一些预兆,比如: (1) 眩晕,心悸 (2) 莫名其妙的舌头僵硬,说话不利索 (3) 指端或肢体局部麻木,或行动不听使唤,比如手里的东西会突然掉地等 如果您具备以上九条“易得”因素当中的一项或几项,又出现上述症状,那一定要高度警惕了,应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此时处理得当还是可以避免中风的发生。
分享 回答1
小禾科普
小禾科普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我想知道中风是什么因素引起的啊?原因是什么啊?
您好: (1)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症:是最常见最主要的中风病因。以年龄大的病人为多。 (2)脑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常见于较年轻的病人。 (3)各种血管炎:包括结核性、风湿性动脉炎,结节性、红斑狼疮性动脉炎,寄生虫性动脉炎和钩端螺旋体病等。 (4)各种心脏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心肌梗塞、心房颤动等。 (5)血液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红细胞增多症、血友病等。 (6)代谢障碍:如糖尿病、酸中毒、碱中毒、尿毒症等。 (7)其他:如颅内感染、脑外伤
分享 回答1
小禾科普
小禾科普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中风有哪些并发症出现呢?

  (1)肺部感染

  脑部病报可能导致肺和呼吸道血管功能紊乱,肺水肿淤血,较长时间不翻身,会导致肺部分泌物坠积,以及呕吐物误吸入气管等,都会促使肺炎发生。应加强护理,如每3-4小时轻轻变动病人的体位并轻拍背部,使肺部分泌物不至于长期积贮,并使它容易排出。喂食时要特别小心,尽可能防止肺炎发生。

  (2)褥疮

  由于瘫痪肢体活动受限,骨头隆起部位容易受压,局部皮肤血液循环与营养障碍,故容易发生褥疮,好发部位在腰背部、能尾部、股骨大转子、外踝、足跟处。为避免褥疮发生,可帮助病人每2小时更换1次体位,在易发褥疮的部位放置气圈、海绵垫等。以保持皮肤干燥;还可进行局部按摩,以改善血液循环。

  (3)急性消化道出血

  大部分发生于发病后1周以内,半数以上出血来自胃部,其次为食管,表现为呕血或黑便。

  (4)脑心综合征

  发病后1周内检查心电图,可发现心脏有缺血 性改变、心律失常,甚至会发生心肌梗塞。

  (5)中枢性呼吸困难

  多见于昏迷病人。呼吸呈快、浅、弱及不规则,或呈叹气样呼吸、呼吸暂停,是由于脑干呼吸中枢受到影响,说明病情严重。

  (6)中枢性呃逆

  见于中风的急、慢性期。重者呈顽固性发作,也是病情严重的征象。

  (7)膀胱及直肠功能障碍

  轻型脑出血病人常因不习惯卧位排便,而出现一时性“体位性尿潴留”及大便干结。严重病人,当病变波及半球运动中枢时,常出现尿频及膀胱内压增高。如第三脑室受到刺激,往往会出现直肠活动性增强,导致高度排便亢进,患者便意频繁,但每次排便量较少。如灰结节受损,可出现不自主排便。若全脑受损,深度昏迷的病人,常出现二便失禁或尿潴留。

  (8)肾功能衰竭及电解质紊乱

  脑出血病人因昏迷或失语,不能反应主观感觉,加之症状复杂,治疗矛盾较多;也常因频繁呕吐、发烧、出汗、脱水剂的应用和补液不足而造成失水、电解质紊乱及肾功能衰竭。有时因缺氧、饥饿、呼吸异常等导致酸中毒,或偶然发生碱中毒。但上述病症在昏迷或合并感染的情况下,常易被掩盖而被忽视,使病情日趋加重,故应注意观察。当发现呼吸加深加快,心动过速,意识障碍加重,血压下降,尿量减少或无尿,肢体及面部水肿或脱水等现象时,要仔细寻找病因,及时作二氧化碳结合力、非蛋白氮、血气分析及电解质定量测定等检查,发现异常时,及时处理。

  (9)中枢性体温调节障碍

  当脑出血波及到丘脑下部及前部时,散热机制被破坏,可引起持续性高热,体温常达40℃以上,并可伴有无汗、肢冷、心动过速、呼吸增快等症状。但白细胞一般多不增高,复方氨基比林、阿斯匹林也不能使之下降,有时用巴比妥加冰枕降温有效,如不及时处理,数小时可死亡。

分享 回答1
小禾科普
小禾科普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我想知道中风患者在恢复期要不要做什么饮食调养啊?请专家解答
您好:

  饮食营养治疗的目的是全身营养支持,保护脑功能,促进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功能的恢复。在饮食营养供给上要求个体化,即根据病人的病情轻重,有无并发症,能否正常饮食,消化吸收功能、体重、血脂、血糖、电解质等因素,提出不同的饮食营养治疗方案。在急性期饮食治疗是让病人能度过危急阶段,为恢复创造条件。恢复期应提出合理饮食的建议,纠正营养不足或营养失调,促进恢复和防止复发。

  1.重症病人的饮食治疗:重症或昏迷病人在起病的2~3d之内如有呕吐、消化道出血者应禁食,从静脉补充营养。3d后开始鼻饲,为适应消化道吸收功能,开始的几天内以米汤、蔗糖为主,每次200~250ml,每天4~5次。在已经耐受的情况下,给予混合奶,以增加热能、蛋白质和脂肪,可用牛奶、米汤、蔗糖、鸡蛋、少量植物油。对昏迷时间较长,又有并发症者,应供给高热能、高脂肪的混合奶,保证每天能有蛋白质90~110g,脂肪100g,碳水化物300g,总热能10.46MJ(2500kcal),总液体量中风2500ml,每次300~400ml,每天6~7次。鼻饲速度宜慢些,防止返流到气管内。必要时可选用匀浆饮食或要素饮食。

  2.一般病人饮食治疗:热能可按125.52~167.36kJ(30~40kcal)供给,体重超重者适当减少。蛋白质按L 5~2.0g/kg,其中动物蛋白质不低于20g/d,包括含脂肪少的而含蛋白质高的鱼类、家禽、瘦肉等,豆类每天不少于30g。脂肪不超过总热能的30%,胆固醇应低于300mg/d。应尽量少吃含饱和脂肪酸高的肥肉、动物油脂,以及动物的内脏等。超重者脂肪应占总热能的20%以下,胆固醇限制在200mg以内。碳水化物以谷类为主,总热能不低于55%,要粗细搭配,多样化。限制食盐的摄入,每天在6g以内,如使用脱水剂,或是利尿剂可适当增加。为了保证能获得足够的维生素,每天应供给新鲜蔬菜400g以上。进餐制度应定时定量,少量多餐,每天4餐,晚餐应清淡易消化。

分享 回答1
小禾科普
小禾科普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导致中风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1)高血压,高血压是原因,中风是后果,血压与中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成正比。高血压会使血管的张力增高,也就是将血管“紧绷”,时间长了,血管壁的弹力纤维就会断裂,引起血管壁的损伤,使血液中的脂质物质容易渗透到血管壁内膜中,这些都会使脑动脉失去弹性,动脉内膜受到损伤,形成动脉硬化、动脉变硬、变脆、管腔变窄。而脑动脉的外膜和中层本身就比身体其他部位动脉的外膜和中层要薄。在脑动脉发生病变的基础上,当病人的血压突然升高,就很容易引起中风。

  2)糖尿病(糖尿病食品) ,糖尿病属于中风疾病的易患因素之一。据国内资料统计,约有20%的脑血管病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并且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的发生率较正常人要高5倍,由于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其中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胰岛素不足使葡萄糖转化为脂肪而使葡萄糖的贮存量减少,大量脂肪被分解成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尤以胆固醇增加更为显著,以致造成高脂血症,加速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微血管病变和大动脉硬化两种病变。

  3)肥胖体态,临床观察发现,肥胖者与一般人比较,发生中风的机会要高40%。为什么胖人容易发生中风呢?国医康护院专家称,这与肥胖者内分泌和代谢功能的紊乱,血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增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等因素有关。此外,胖人还常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这些都是中风的危险因素。

  4)吸烟,烟草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尼古丁可使人的体重下降、食欲减轻,但同时又有胰岛素抵抗和皮质醇增加,这些都是导致血糖和血压升高的因素,最终形成以上原因导致中风。

  5)坐位生活方式

  6)口服避孕药

  7)TIA,TIA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8)父母卒中史

分享 回答1
小禾科普
小禾科普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我想请问下中风患者在生活中要注意些什么啊?请专家解答,谢谢了
您好:

  患者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病情,密切配合医院的治疗,加强身体锻炼,以顽强的意志,信心百倍地与病魔做斗争,家人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和谐的气氛,这对病人的治疗和康复是非常重要的。患者的家庭康复应多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足够睡眠:睡眠可使人体得到充分休息,是防止发生疲劳、恢复体力的重要方法,因此,要按时睡、定时起,保证8小时以上足够的睡眠。

  充分休息:中风病人要保证充分的休息,以解除身心的疲劳,恢复体力以免中风复发。切忌体力或脑力劳动的过度。

  适量运动:“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有助于气血流通、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运动形式有多种,如气功、太极拳、保健操等,但其中最简便易行的为散步。一般每次15分种左右,每日2-3次即可,速度应缓慢,以微微出汗,心率每分钟110次-120次为度。运动过程中,如出现异常症状,如头痛、头晕、心慌、恶心、呕吐等,要立即停止运动。

  精神调节:中风偏瘫患者常伴有精神情绪的改变,诸如紧张、忧愁、焦虑、烦躁、易怒、易激动、恐惧等。这些不良的情绪,极易加重病情,导致中风的再次复发。因此,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培养乐观愉快的情绪,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戒除烟酒:因为吸烟与饮酒是中风复发的危险因素和重要诱因。注意天气变化,预防感冒和中暑。

  适当饮水:中风病人大多对口渴不敏感,因此要养成适当的饮水习惯。特别在早上起床及白天进行各种运动后,要注意饮水,以补充因出汗、呼吸等排出的水分,保证血液中水分含量的相对衡定状态。

分享 回答1
小禾科普
小禾科普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中风康复要多久?

  这位朋友您好:

  中风康复要多久?部分康复是常见的,但完全复原比较少见。中风后,可能会有以下四种情况出现:

  (1) 中风发生时受严重损坏的细胞死亡,永不复原;

  (2) 由于脑部肿胀而部分受损的脑细胞在肿胀消退后复原,重新工作。这一程序通常在中风后最初几个星期出现;

  (3) 其他未受中风影响的脑细胞逐渐取代死去细胞的功能。不过,这种情况的出现是有限的。

  (4) 病人学习和适用新生活方式,克服中风后失去的功能。 大部分康复情况会很快在中风发生后最初六个月内出现。之后就会停滞不前,并且逐渐消失。

  故此,病人不应不切实际地寄望,继续存万一的希望。最重要的适应是,虽经中风,病人生活上仍有若干程度的满足、独立和自得。

  以上就是关于“ 中风康复要多久?”的相关介绍!

分享 回答1
小禾科普
小禾科普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请问这是不是小中风症状?
是否因哭泣,过度换气引起呼吸性碱中毒,引起上述症状,若目前无不适,可以观察。
分享 回答1
小禾科普
小禾科普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我想请问一下中风的作业治疗是什么啊?请专家解答
您好:

  作业治疗就是在中风患者康复期尽力帮助中风病人学会适应,独立完成日常的生活操作的一种治疗新方法。完成对中风病人最终的治疗目的:就是令他们在家居、工作及生活获得最大的独立性。

  中风的康复治疗通常情况下,康复期病人对于日常活动感到困难,不单是因为身体的障碍,也由于认知方面出现问题,例如一个中风病人在推轮椅时,经常在撞倒在坏手一边的物件,又或者穿衣时,经常忽略了把衫袖穿在坏手上,这是因为负责坏手一边的认知脑细胞受损,在这病人的脑中,已经没有坏手那边的存在。另外又些病人更失去短暂记忆能力,不能分辨时间、地点或人物,更不懂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评估病人在这方面的功能及提供适当的训练,令病人可恢复功能,另外亦会提议并训练病人利用记事薄、时间表、日历、报时闹钟及日常生活程序表等,来协助记忆活动事项,以便过独立生活。此外,考虑病人生活上所扮演的角色及需要,鼓励他重过以往的生活。如对适逢就业年龄的病人,治疗师的主要目标是帮助他返回原来工作。为此,治疗师会分析病人的工作程序,评估病人的工作能力,亦会提供模拟工作训练,例如文员工作、打字、桌面排版、木工、机器操作等。若病人无能力返回原来工作岗位,治疗师亦会帮助他探索其他工作出路,并转介其他有关机构,如展能就业科、职业训练中心等以作跟踪服务。再者,会照顾病人业余活动的需要,并提供辅助仪器令他们能重拾兴趣,例如利用单手编织器编织,或利用扑克牌固定器单手玩扑克牌等。

分享 回答1
小禾科普
小禾科普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中风前都有什么预兆呢?

  这位朋友您好:

  中风前都有什么预兆呢?大家知道,脑中风发作前往往有些预兆,发现预兆后及时进行预防或治疗,的确与中风发作后的治疗效果大不一样。因此,了解一点脑中风前有哪些预兆的知识,对脑中风易患者及家属来说均很有必要。较常见的几种预兆是:

  1、一时性黑蒙:在眼前突然出现,数秒钟后能恢复,不伴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这是颅内血流量减少或微小血栓通过视网膜动脉引起的。因为,眼动脉是颈动脉的第一条分枝,对颈动脉硬化、狭窄、缺血最敏感,所以黑蒙可以看作是中风的最早警报信号。

  2、短暂性视力障碍:视物模糊或视野缺损,阵发性发作,多在一小时内自行恢复。这是视网膜中心动脉或分枝动脉因脑血流量减少引起闭塞的结果,但尚未出现脑神经征象,可视为较早期的中风预报信号。

  3、频频打呵欠:这是脑动脉硬化逐步加重,管腔愈来愈窄,脑缺血缺氧日甚所致。据统计,在缺血性中风发作前5~10天内,频频打呵欠者,可达80%。所以,千万别忽略这一信号。

  4、扭颈手麻症:多发生头转向一侧刮胡子时,突感手指无力,剃刀落地,有的说话不清,1~2分钟后恢复。这是因为转头时,引起已经硬化的颈动脉扭曲,加重了狭窄的结果。这一现象,足以告诫人们,中风可随时发生。

  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即出现一过性偏瘫或单瘫,可能伴有失语,但持续时间短,多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这表明已经有轻度中风。可把它当作是进展性或完全性脑卒中的先兆。

  6、老年人血压波动剧烈或激增,头痛头晕耳鸣加重,精神紧张或神疲嗜睡等症状,表示有可能发生出血性中风。

  凡发现有上述征兆之一者,须及早到医院检查,包括血液流变检测,心血管超起、脑血流量、眼底及CT检查等。检查结果即使没有发现病现改变,也应在医生指导下,采取预防性治疗措施。

  以上就是关于“ 中风前都有什么预兆呢?”的相关介绍!

分享 回答1
小禾科普
小禾科普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诱发中风的常见原因都有哪些呢???

  亲爱的朋友您好:

  许多研究证实吸烟是中风的独立危险因素,吸烟多的人比不吸烟者中风危险性增加2倍。吸烟还可以增加血液的凝聚性、血液粘稠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增强血小板的聚集性,以及增高血压,增加了中风发生的危险性。

  饮酒对脑出血的发生有直接关系。但对脑梗塞意见不完全统一,有的认为轻度饮酒有一定好处,能扩张血管,对脑具有保护作用.但大量饮酒则加重中风的危险性。由于饮酒可引起高血压、高凝状态、心律不齐,这些情况对中风都是危险因素。所以还是少饮酒或不饮酒为宜。

  血脂增高,特别是饱和脂肪酸,容易导致动脉硬化,是中风的重要危险因素。应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饮食,摄入的胆固醇应不超过总热量的百分之十。

  盐的摄入摄入盐过多与高血压有关,而减少盐的摄入可以明显降低血压,同时降低中风的死亡率。

  希望以上答案对您有所帮助!祝您早日康复!

分享 回答1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疾病诊疗 更多

更多

热门标签

水痘 鞭虫病 风湿热 边缘性龈炎 丛状血管瘤 面部肉芽肿 输尿管结石 埃尔托型霍乱 肠系膜裂孔疝 门静脉海绵样变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