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导致的体重下降可通过饮食调整、药物治疗、病因治疗、营养支持等方式干预,常见原因包括消化吸收障碍、慢性胃炎、胃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等。
1、饮食调整少食多餐选择易消化食物如米粥、面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热量摄入不低于1500千卡,合并贫血需增加红肉、动物肝脏摄入。
2、药物治疗奥美拉唑可抑制胃酸分泌,铝碳酸镁能中和胃酸保护黏膜,多潘立酮促进胃排空,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具体病因选择用药方案。
3、病因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需采用四联疗法根除,胃溃疡患者须规范抑酸治疗8-12周,萎缩性胃炎需定期胃镜监测并补充维生素B12。
4、营养支持严重营养不良者可短期使用整蛋白型肠内营养粉,体重持续下降需检测前白蛋白等指标,必要时住院进行静脉营养支持治疗。
建议记录每日饮食及体重变化,定期复查胃镜和营养指标,消瘦合并呕血黑便需立即就医排除恶性肿瘤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