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牛奶过敏可通过回避过敏原、替代喂养、药物治疗、免疫调节等方式调理。牛奶过敏通常由遗传因素、免疫系统异常、肠道屏障功能不完善、继发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1、回避过敏原严格避免摄入含牛奶蛋白的食物,家长需仔细阅读食品标签,警惕隐藏的乳制品成分。可选择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或氨基酸配方奶粉作为替代。
2、替代喂养家长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的替代配方奶粉。母乳喂养的母亲应忌口乳制品,必要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3、药物治疗急性过敏反应可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严重时需使用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皮肤症状可外用氢化可的松乳膏。
4、免疫调节可能与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有关,通常表现为湿疹、腹泻等症状。可在过敏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口服免疫治疗,逐步建立耐受。
家长需定期监测宝宝生长发育情况,注意补充营养,避免接触其他常见过敏原,多数患儿3-5岁后可逐渐耐受牛奶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