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腹泻通常无须特殊治疗,可通过调整母亲饮食、观察婴儿反应等方式改善。
母乳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内的婴儿,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质地稀薄但无黏液脓血。多数情况与母亲饮食中乳糖或脂肪含量过高有关,如过量摄入牛奶、坚果等高脂食物。建议母亲暂时减少乳制品摄入,观察婴儿排便变化。若婴儿精神状态良好、体重增长正常,通常属于生理性腹泻,随着肠道功能发育会逐渐缓解。少数情况可能合并乳糖不耐受,表现为腹泻持续超过2周、伴随哭闹不安,此时需就医检测粪便还原糖,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乳糖酶或转为低乳糖配方奶过渡。
哺乳期母亲应保持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同时注意婴儿臀部清洁以防尿布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