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中医内科

脾虚可以喝汤水吗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朱欣佚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脾虚按摩哪里最有效

脾虚可通过按摩足三里穴、中脘穴、脾俞穴、太白穴、三阴交穴等穴位缓解症状。脾虚多因饮食失调、过度劳累、久病体虚等因素导致,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乏力等症状。

1、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按摩该穴位有助于健脾和胃、补中益气,改善脾虚引起的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可用拇指指腹按压穴位,以局部酸胀感为宜,每次按摩3-5分钟。

2、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处。按摩该穴位能够调理脾胃功能,缓解脾虚导致的胃脘胀满、恶心呕吐等症状。可采用掌根按揉法,顺时针方向轻柔按摩5-10分钟。

3、脾俞穴

脾俞穴位于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刺激该穴位可增强脾脏运化功能,改善脾虚引起的水肿、肢体困重等表现。可用拇指指腹点按或艾灸该穴位,每日1-2次。

4、太白穴

太白穴在足内侧缘,第1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按摩此穴具有健脾化湿的功效,对脾虚湿盛导致的食欲减退、大便溏薄有调节作用。建议用拇指指端垂直按压,每次持续1-2分钟。

5、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该穴位是足三阴经交会处,按摩可同时调理脾、肝、肾三脏,改善脾虚伴发的月经不调、失眠等症状。可用指腹环形揉按,每日早晚各一次。

脾虚患者除穴位按摩外,还需注意饮食调理,适量食用山药、红枣、薏苡仁等健脾食物,避免生冷油腻。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思虑和劳累。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配合中药调理,常用药物包括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丸、归脾丸等。按摩需长期坚持才能见效,操作时力度要适中,皮肤破损或妊娠期妇女应避免特定穴位刺激。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骨折 鼾症 麻疹 睾丸炎 慢性喉炎 尿道憩室 扁桃体结石 急性尿道炎 泌尿系统结核 格斯特曼综合征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