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掏耳朵可能由耳道自洁功能受损、外耳道皮肤损伤、耵聍栓塞、真菌性外耳道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减少掏耳频率、使用滴耳液软化耵聍、抗真菌治疗等方式改善。
1、耳道自洁功能受损频繁掏耳会破坏耳道皮肤屏障,导致耳道失去正常排屑功能。日常应避免使用棉签等工具刺激耳道分泌物通常可随咀嚼动作自然排出。
2、外耳道皮肤损伤尖锐掏耳工具易造成外耳道划伤,可能引发红肿疼痛。出现损伤时可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预防感染,严重者需耳鼻喉科处理。
3、耵聍栓塞不当掏耳可能将耵聍推向深处形成硬块,伴随耳鸣和听力下降。碳酸氢钠滴耳液可软化耵聍,必要时需专业医师进行耳道冲洗。
4、真菌性外耳道炎掏耳器具污染可能引发真菌感染,表现为剧烈瘙痒和鳞屑。需使用克霉唑滴耳液治疗,保持耳道干燥避免复发。
建议保持耳道干燥清洁,游泳时可使用耳塞防护,若出现持续耳闷或听力减退应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