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先天性心脏缺陷可通过产前监测、药物干预、出生后手术矫正、心脏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具体方案需根据缺损类型及严重程度制定。
1、产前监测通过定期超声心动图监测胎儿心脏发育,评估缺损进展。严重病例需提前制定分娩方案,建议选择具备新生儿心脏手术资质的医院分娩。
2、药物干预部分动脉导管依赖型先心病胎儿可使用前列腺素E1维持导管开放。常见药物包括前列地尔、米索前列醇等,需在胎儿医学专家指导下使用。
3、手术矫正出生后根据缺损类型选择室间隔修补术、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等。简单缺损可在1岁内完成手术,复杂畸形可能需分期手术。
4、康复训练术后需进行心肺功能评估,开展呼吸训练、运动耐力训练等康复计划。定期随访监测生长发育及心功能恢复情况。
孕妇应保持均衡营养,避免接触致畸因素,严格遵医嘱进行产前检查。出生后按计划接种疫苗,预防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