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度数不断上升可能由遗传因素、用眼习惯不良、眼部疾病、环境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用眼方式、佩戴矫正眼镜、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控制。
1、遗传因素父母双方或一方有高度近视史可能增加子女近视概率,表现为学龄期即出现近视且进展较快。建议定期进行散瞳验光检查,可遵医嘱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环戊通滴眼液等延缓进展。
2、用眼习惯不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阅读姿势不当、电子屏幕使用过度会导致眼轴持续增长。需保持30厘米阅读距离,每40分钟远眺5分钟,避免在昏暗环境下用眼。
3、眼部疾病可能与圆锥角膜、青光眼等疾病有关,通常伴随视物变形、眼胀头痛等症状。需进行角膜地形图、眼压检查,可选用酒石酸溴莫尼定滴眼液、拉坦前列素滴眼液、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等控制病情。
4、环境因素光照不足、缺乏户外活动会减少视网膜多巴胺分泌。每日保证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教室或办公场所光照度应维持在500勒克斯以上。
建议增加富含维生素A、叶黄素的食物摄入,如胡萝卜、菠菜、鸡蛋黄等,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眼科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