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骨与肛门之间的疼痛可能由尾骨损伤、肛周脓肿、肛窦炎、骶尾部囊肿等原因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 尾骨损伤尾骨受到外力撞击或长期压迫可能导致局部软组织损伤或骨裂,疼痛在坐立或触碰时加重。可通过热敷缓解症状,严重时需影像学检查排除骨折。
2. 肛周脓肿肛门腺体感染形成脓腔,疼痛呈搏动性并伴随红肿发热。可能与免疫力下降、肛裂继发感染有关,需手术切开引流并配合头孢克肟、甲硝唑等抗生素治疗。
3. 肛窦炎肛窦部位发生炎症时会产生坠胀样疼痛,排便后加重。与腹泻或便秘刺激有关,可选用痔疮栓、地奥司明片等药物,配合高锰酸钾坐浴。
4. 骶尾部囊肿先天发育异常的藏毛囊肿或表皮样囊肿继发感染时,会出现局部肿块和压痛。需通过超声确诊,感染期需服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必要时手术切除。
避免久坐压迫疼痛部位,保持肛周清洁干燥,出现持续疼痛或发热应及时至肛肠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