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潜伏期通常无明显症状,但可通过检测HIV抗体、病毒载量、CD4细胞计数、窗口期后复检、暴露后阻断效果评估、口腔黏膜检测、淋巴结肿大观察、体重持续下降监测、长期发热排查、机会性感染筛查等方法进行初步判断。
1、抗体检测感染HIV后2-8周血液中可检出抗体,三代试剂窗口期为3周,四代试剂可同时检测抗原抗体。
2、病毒载量核酸检测能在感染后7-10天发现病毒RNA,病毒载量超过5000拷贝/毫升具有诊断意义。
3、CD4计数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200个/μL提示免疫缺陷,需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4、窗口期复检高危行为后6周检测为阴性者,建议3个月后复检排除窗口期漏诊可能。
5、阻断评估暴露后72小时内服用阻断药物者,需在服药结束后第1、3、6个月进行随访检测。
6、黏膜检测口腔毛状白斑、反复口腔溃疡等黏膜病变可能提示HIV感染进入发病期。
7、淋巴结肿大持续超过1个月的全身性淋巴结肿大,特别是腹股沟以外部位肿大需警惕。
8、体重监测无明显诱因的体重下降超过10%,且持续1个月以上应排查HIV感染。
9、长期发热体温持续高于38℃达1个月以上,伴随夜间盗汗需考虑艾滋病相关症状。
10、机会感染出现卡波西肉瘤、肺孢子菌肺炎等机会性感染时,往往提示已进入艾滋病期。
建议有高危行为者定期进行专业检测,避免根据症状自行判断,早期发现可通过规范治疗有效控制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