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猕猴桃可以预防维生素C缺乏症、便秘、高血压、贫血、眼部疾病等。猕猴桃富含维生素C、膳食纤维、钾、叶酸和叶黄素等营养素,适量食用有助于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生概率。
1、维生素C缺乏症猕猴桃的维生素C含量超过多数水果,每100克果肉含60-90毫克维生素C,是橙子的2-3倍。维生素C参与胶原蛋白合成,缺乏可能导致牙龈出血、伤口愈合缓慢。定期食用猕猴桃可满足成人每日维生素C需求,预防坏血病。维生素C还能增强中性粒细胞活性,提升呼吸道黏膜防御能力。
2、便秘猕猴桃含可溶性与不可溶性膳食纤维,每100克含3克膳食纤维。其中猕猴桃籽中的木质素能促进肠道蠕动,果肉中的低聚糖可增殖双歧杆菌。研究表明每日食用2个猕猴桃可使排便频率增加。膳食纤维还能延缓葡萄糖吸收,对糖尿病患者有益。
3、高血压猕猴桃是典型的高钾低钠水果,钾含量达300毫克/100克,钾离子能拮抗钠的升压作用。其含有的抗氧化成分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猕猴桃蛋白酶能降解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底物。连续8周每日食用3个猕猴桃可使收缩压降低。
4、贫血猕猴桃中的维生素C能促进非血红素铁吸收,转化三价铁为二价铁。一个猕猴桃可提升膳食中铁吸收率。叶酸含量达25微克/100克,参与红细胞成熟过程。但严重贫血患者需配合铁剂治疗,如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等。
5、眼部疾病猕猴桃含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每100克约含150微克,能过滤蓝光保护视网膜。维生素C可降低白内障风险,与维生素E协同延缓黄斑变性。但已有眼底病变者需配合药物治疗,如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羟苯磺酸钙分散片等。
建议每日食用1-2个新鲜猕猴桃,选择果皮无破损、按压微软的成熟果实。对猕猴桃过敏者可能出现口腔刺痛或皮疹,6月龄以下婴儿不宜食用。糖尿病患者需计入每日水果总量,肾功能不全者需控制摄入量。出现持续腹泻或过敏反应时应停止食用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