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可通过抗病毒治疗、护肝治疗、营养支持和密切监测等方式治疗。病毒性肝炎通常由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妊娠期免疫力下降可能加重病情。
1、抗病毒治疗妊娠期使用替诺福韦、替比夫定等抗病毒药物需严格评估风险收益,适用于病毒载量高或肝功能明显异常者,需监测胎儿发育及药物不良反应。
2、护肝治疗多烯磷脂酰胆碱、还原型谷胱甘肽等护肝药物可改善肝功能,需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胎儿的药物,治疗期间定期检测转氨酶和胆红素水平。
3、营养支持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少量多餐减轻胃肠负担,必要时静脉补充白蛋白,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并预防低蛋白血症。
4、密切监测每4周复查肝功能、凝血功能及病毒载量,孕晚期加强胎心监护,警惕产后出血风险,分娩方式根据肝功能及产科指征综合评估。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应保证充足休息,避免高脂饮食,出现皮肤黄染或乏力加重需立即就诊,产后需继续随访肝功能及病毒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