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炎的传染途径主要有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眼部外伤感染、邻近组织感染扩散、医源性感染等。角膜炎是指角膜组织的炎症反应,可能由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部分类型具有传染性。
1、直接接触传播患者眼部分泌物中含有病原体时,通过握手、拥抱等皮肤接触可能传播。例如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的泪液或角膜溃疡分泌物具有传染性,接触后未及时洗手可能造成自身或他人感染。家长护理患儿时应佩戴手套,避免揉眼。
2、间接接触传播共用毛巾、枕头、眼妆工具等个人物品可能导致病原体传播。绿脓杆菌性角膜炎常见于隐形眼镜佩戴者,镜片护理液污染或镜盒交叉使用可造成感染。建议定期更换隐形眼镜收纳盒,避免与他人混用眼部护理产品。
3、眼部外伤感染角膜上皮损伤后接触污染水源或土壤易引发感染。农民收割时稻谷划伤角膜可能诱发真菌性角膜炎,游泳时污水进入眼睛可能导致棘阿米巴角膜炎。进行户外劳作或水上活动时应佩戴防护眼镜。
4、邻近组织感染扩散结膜炎、泪囊炎等眼部感染未及时控制时,病原体可能蔓延至角膜。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睑缘炎可导致边缘性角膜炎,需同时治疗原发病灶。出现眼睑红肿、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时应尽早就医。
5、医源性感染眼科检查器械消毒不彻底或手术操作污染可能引发感染。角膜移植术后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更易发生机会性感染。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眼部治疗,术后严格遵循医嘱使用抗感染药物。
预防角膜炎需保持手部卫生,避免用手揉搓眼睛,隐形眼镜佩戴者应规范清洁护理流程。出现眼红、畏光、流泪等症状时及时就诊,确诊传染性角膜炎后需隔离个人用品。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等食物,有助于维持角膜上皮完整性。日常可进行热敷促进眼周血液循环,但急性感染期禁用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