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以上妇女可选择左炔诺孕酮片、米非司酮片等紧急避孕药,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紧急避孕药主要用于无保护性生活后的避孕补救,不同药物适用人群和禁忌证存在差异,建议根据个体健康状况选择。
一、左炔诺孕酮片左炔诺孕酮片是常见的紧急避孕药物,如毓婷、金毓婷等。该药物通过抑制排卵和干扰受精卵着床发挥作用,需在无保护性生活后72小时内服用。40岁以上妇女使用时需注意,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患者慎用,可能引起恶心、头痛等不良反应。哺乳期妇女服药后需暂停哺乳。
二、米非司酮片米非司酮片如司米安、后定诺等,属于抗孕激素类药物,需在120小时内服用。该药物对子宫内膜作用较强,40岁以上妇女使用时需排除宫外孕风险。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禁用,可能出现阴道出血、下腹痛等反应。
三、乌利司他乌利司他片如艾拉司酮,是新型选择性孕酮受体调节剂,120小时内有效。40岁以上妇女需评估肝功能,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该药物与CYP3A4抑制剂合用可能增加不良反应,常见症状包括眩晕、疲劳等。
四、雌孕激素复合剂雌孕激素复合紧急避孕药如复方左炔诺孕酮片,含较高剂量雌激素。40岁以上妇女尤其需警惕血栓风险,吸烟者、肥胖者禁用。可能引发乳房胀痛、不规则阴道出血,服药后需观察月经变化。
五、铜宫内节育器对于有多次无保护性生活的40岁以上妇女,可考虑在5天内放置含铜宫内节育器。该方法避孕效果达99%,同时可提供长期避孕。但子宫畸形、盆腔炎急性期患者不宜使用,需专业医生评估后操作。
40岁以上妇女选择紧急避孕药需综合考虑避孕效果、用药时限和自身健康状况。建议服药后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饮酒。若服药后出现严重腹痛、持续阴道出血或月经延迟超过1周,应及时就医检查。日常应采取可靠避孕措施,减少紧急避孕药使用频率,每年使用不超过2次。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监测血压、肝功能等指标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