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通常长在口腔中舌头、口底、牙龈或颊黏膜等位置,这些部位的黏膜长期受到刺激或损伤是其较常发生的原因。及时观察口腔异常变化并定期进行检查可以有效预防和早期发现口腔癌。
1、舌头
舌癌是口腔癌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尤其以舌缘部位高发。这通常是由于长期咬舌习惯、残缺牙刺激、吸烟或过量饮酒等引发舌黏膜受损,日积月累出现癌变。建议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定期修复锐利牙齿,并减少烟酒摄入来降低风险。
2、口底
口底部位软组织较多,分布着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结,也容易受到不良习惯影响,如嚼槟榔、口腔炎症等。如果发现口底出现无法愈合的溃疡或肿块,应立刻就医。治疗方面,早期通过手术切除肿瘤效果较佳。
3、牙龈和颊黏膜
牙龈和颊黏膜癌变多与长期佩戴不适合的假牙、口腔卫生差或炎症反复有关。如果发现牙龈出血或颊部肿物,尤其伴随疼痛、不愈合的溃疡等,应尽快就诊。治疗可能包括手术切除、放疗或化疗。
4、软腭和硬腭
虽然概率较低,但口腔腭部癌变也有可能发生,尤其是长期吸烟或嗜好高温食物的人群。具体表现可能是腭部肿胀、疼痛或者异常感觉,有时伴随口腔异味。日常可注意避免过热饮食并戒烟。
了解口腔癌常发部位并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尤其是注意长期刺激的具体部位,可以有效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一旦出现异常口腔病变如溃疡不愈、肿块等,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