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风通常是指癫痫发作,可能由遗传因素、脑部损伤、脑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代谢紊乱等原因引起。癫痫发作时可能出现肢体抽搐、意识丧失、口吐白沫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遗传因素部分癫痫患者具有家族遗传倾向,可能与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异常有关。这类患者通常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发病,表现为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或失神发作。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的异常行为,避免过度疲劳或强光刺激诱发发作。确诊后需长期规律服用抗癫痫药物控制症状。
2、脑部损伤颅脑外伤、产伤或手术创伤可能导致脑组织异常放电。这类损伤常引发局部性癫痫发作,表现为单侧肢体抽搐或感觉异常。脑CT或MRI检查可发现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等病变。急性期需处理原发损伤,后期可遵医嘱使用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药物预防发作。
3、脑血管疾病脑梗死、脑出血或脑血管畸形可能破坏脑电活动平衡。中老年患者突发癫痫需优先排查脑血管病变,常伴有头痛、偏瘫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头部血管造影能明确病变位置,治疗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溶栓、降压或手术干预,同时配合丙戊酸钠等抗癫痫药物。
4、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炎、脑膜炎或脑寄生虫感染会刺激脑皮层异常放电。患者多有发热、颈强直等感染征象,脑脊液检查可发现病原体。急性期需用阿昔洛韦抗病毒或抗生素治疗,发作频繁时可短期使用地西泮控制症状。遗留的脑组织瘢痕可能成为慢性癫痫灶。
5、代谢紊乱低血糖、低血钙或尿毒症等代谢异常会干扰神经元功能。这类抽搐多伴随原发病的典型表现,如冷汗、手足搐搦或浮肿。纠正电解质紊乱后症状通常缓解,反复发作者需排查是否合并器质性脑病。糖尿病患者尤其要注意预防低血糖诱发癫痫。
癫痫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饮酒等诱发因素。饮食需均衡营养,适当增加富含镁元素的食物如坚果、绿叶蔬菜。发作期间要保护患者防止跌伤,记录发作持续时间及表现供医生参考。定期复查脑电图和血药浓度,不可擅自调整药物剂量。驾驶、游泳等高风险活动需严格禁止,必要时佩戴医疗警示手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