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咳嗽白天不咳可能与体位变化、环境刺激或疾病因素相关,常见原因包括鼻后滴漏、胃食管反流或哮喘。改善睡眠环境、调整睡姿及针对性治疗可缓解症状。
1. 鼻后滴漏综合征
躺卧时鼻腔分泌物倒流至咽喉,刺激咳嗽受体引发反射。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患者多见。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睡前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严重时需鼻用激素喷雾如布地奈德。
2. 胃食管反流
平躺时胃酸易反流刺激咽喉。表现为干咳伴烧心感,约占慢性咳嗽患者的40%。睡前3小时禁食,抬高床头15-20厘米,可服用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8周以上。
3. 咳嗽变异性哮喘
夜间迷走神经兴奋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加重。特征为无喘息的干咳,凌晨易发作。需肺功能检查确诊,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如氟替卡松,急性发作时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
4. 环境因素影响
卧室尘螨、霉菌或干燥空气诱发咳嗽。保持湿度40%-60%,每周用60℃热水清洗床品,使用HEPA滤网空气净化器。冬季取暖时在暖气片放置水盆增湿。
5. 心脏疾病征兆
心功能不全引起的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需警惕。伴随端坐呼吸、下肢水肿时,应立即进行心电图和BNP检测。早期使用利尿剂呋塞米可改善症状。
夜间咳嗽持续2周以上应进行胸部CT和肺功能检查。记录咳嗽日记有助于医生判断诱因,避免长期服用镇咳药掩盖病情。针对性解决原发病因后,多数患者咳嗽症状可显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