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输液可能引起局部刺激、过敏反应、电解质紊乱等危害,但严格遵医嘱使用时风险可控。输液治疗需由医生评估必要性后实施。
静脉输液可能对宝宝皮肤和血管造成机械性刺激,表现为穿刺部位红肿疼痛。部分患儿可能出现静脉炎,表现为沿血管走向的条索状硬结。这些反应通常较轻微,通过更换输液部位或热敷可缓解。输液过程中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可能引发药物过敏反应,常见症状包括皮疹、瘙痒、面部水肿等。轻度过敏通过停药和抗过敏治疗可快速缓解,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较为罕见。
不当输液可能打破体内电解质平衡,尤其快速输注含钾溶液时可能引发心律失常。婴幼儿肾脏调节功能不完善,过量输液可能导致水中毒,表现为嗜睡、抽搐等症状。长期反复输液可能增加耐药菌感染风险,中心静脉置管患儿可能出现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这些情况在规范操作和严格无菌条件下发生概率较低。
家长应配合医护人员做好输液全程监护,包括固定输液肢体、调节合适滴速、观察穿刺部位情况。记录宝宝尿量和精神状态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务人员。输液后保持穿刺点清洁干燥,避免揉搓防止淤血。日常通过科学喂养增强宝宝免疫力,减少不必要的输液需求。确需输液治疗时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确保药品质量和操作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