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月经期间拉肚子通常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可能与激素变化、前列腺素分泌增加等因素有关。若伴随严重腹痛或血便则需警惕病理因素。
月经期体内前列腺素水平升高会刺激子宫收缩,同时可能作用于邻近肠道平滑肌,引发肠蠕动加快。这种激素作用属于生理性反应,多表现为轻微腹泻或排便次数增多,通常1-3天可自行缓解。部分女性因经期盆腔充血压迫直肠,也会产生便意频繁的感觉。保持腹部保暖、饮用温热水有助于缓解症状。
当腹泻每日超过5次或持续整个经期,需考虑病理性因素。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可能侵犯直肠壁,引发周期性血便和里急后重感。盆腔炎性疾病也可能因炎症刺激导致腹泻与经期发热。这类情况往往伴随下腹坠痛、肛门坠胀等超出普通痛经的不适感,需通过妇科检查或超声确诊。
经期应注意避免生冷辛辣食物,适量补充电解质溶液。可尝试热敷下腹部缓解肠痉挛,选择易消化的粥类、面条等食物。若腹泻伴随呕吐、脱水或38度以上发热,建议及时妇科就诊排除感染性疾病。记录月经周期与消化道症状的关系,有助于医生判断是否存在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