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钾血症的抢救流程包括紧急降钾、稳定心肌、促进钾排泄等措施,通常由肾功能不全、药物副作用、酸中毒等原因引起。
1、紧急降钾: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用于拮抗高钾对心肌的毒性作用,剂量为10%葡萄糖酸钙10-20ml缓慢静脉注射,必要时可重复使用。
2、稳定心肌:静脉注射胰岛素联合葡萄糖,促进钾离子向细胞内转移,常用方法为10%葡萄糖500ml加10单位胰岛素静脉滴注,持续监测血糖变化。
3、促进排泄: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20-40mg静脉注射,增加尿钾排泄,适用于肾功能尚可的患者。同时可口服聚磺苯乙烯钠15-30g,通过肠道结合钾离子排出体外。
4、纠正酸中毒:静脉滴注碳酸氢钠,剂量为5%碳酸氢钠100-250ml,通过纠正代谢性酸中毒促进钾离子向细胞内转移。
5、透析治疗:对于严重高钾血症或肾功能衰竭患者,需立即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快速清除体内多余钾离子,这是最有效的降钾方法。
高钾血症患者日常需严格控制高钾食物摄入,如香蕉、橙子、土豆等,每日钾摄入量应控制在2-3g。适当增加运动量可促进钾离子代谢,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血钾水平,遵医嘱调整用药,注意观察尿量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心跳呼吸骤停的黄金抢救时间一般为4-6分钟,实际时间受到患者基础疾病、骤停原因、急救措施及时性、环境温度、年龄等因素影响。
1、基础疾病:
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患者,脑细胞对缺氧耐受性更差,黄金时间可能缩短至3-4分钟。这类患者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同时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
2、骤停原因:
心源性猝死患者抢救窗口期较溺水、触电等外因所致骤停更短。心室颤动导致的心跳停止在前3分钟内进行电除颤成功率可达70%以上。
3、急救措施:
目击者立即实施胸外按压可使黄金时间延长至8-10分钟。每延迟1分钟开始心肺复苏,患者生存率下降7-10%。正确按压需达到每分钟100-120次,深度5-6厘米。
4、环境温度:
低温环境下脑代谢率降低,黄金时间可能延长至10分钟以上。但体温过低导致的心跳骤停需在复温同时进行心肺复苏。
5、年龄因素:
儿童新陈代谢旺盛,脑缺氧耐受时间较成人更短。新生儿心跳骤停后4分钟内未恢复自主循环,易遗留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
日常应学习规范心肺复苏技术,掌握自动体外除颤器使用方法。建议定期参加急救培训,保持急救技能熟练度。家庭可准备急救药箱,包含硝酸甘油等应急药物。避免在高温、密闭环境剧烈运动,心血管疾病患者需遵医嘱规范用药。出现胸闷、心悸等预警症状时及时就医,可有效预防心跳呼吸骤停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