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需注意避免刺激创口、保持口腔清洁、合理饮食、观察出血情况以及按时复诊。
1、避免刺激创口拔牙后24小时内禁止刷牙漱口,避免用舌头舔舐或手指触碰创口,防止血凝块脱落引发干槽症。48小时内禁止吸烟饮酒,减少剧烈运动或弯腰动作,以免增加出血风险。若需吐口水应轻柔缓慢,避免用力吮吸动作。
2、保持口腔清洁24小时后可开始用生理盐水或医生推荐的漱口水轻柔含漱,每日3-4次。刷牙时避开手术区域,使用软毛牙刷清洁其他牙齿。术后3天内避免使用冲牙器,防止水压冲击影响创面愈合。食物残渣滞留时可使用棉签轻轻擦拭。
3、合理饮食术后2小时可进食温凉流质食物如牛奶、米汤,24小时内避免过热、辛辣或坚硬食物。3天内建议选择蛋羹、豆腐等软食,用健侧咀嚼。避免使用吸管饮用液体,防止负压导致血凝块移位。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促进组织修复。
4、观察出血情况术后轻微渗血属正常现象,可轻咬无菌棉球30分钟止血。若出现持续鲜红色出血或大量血块,需立即用消毒纱布加压止血并就医。夜间睡眠时可垫高枕头减少出血,避免频繁查看创口干扰愈合过程。异常肿胀或跳痛可能提示感染需及时处理。
5、按时复诊复杂拔牙或阻生齿术后需按医嘱服用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等抗生素预防感染。缝线通常5-7天拆除,不可自行拉扯。术后3天出现发热或剧烈疼痛应复诊检查。长期缺牙患者需在1-3个月内咨询修复方案,防止邻牙移位影响咬合功能。
拔牙后恢复期间应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或过度劳累。可适量食用猕猴桃、草莓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帮助愈合,但需避免酸性物质直接接触创面。术后2周内禁止游泳或蒸桑拿,防止创口感染。若需剧烈运动建议延至1个月后,期间出现任何异常症状应及时联系主治医生评估处理。保持平和心态有助于减轻术后不适感,严格遵循医嘱是确保顺利恢复的关键。
大牙拔除后选择镶牙还是种牙需根据牙槽骨条件、经济预算和修复需求决定。镶牙适合邻牙稳固且预算有限的情况,种牙更适合牙槽骨条件良好且追求长期稳定性的患者。
镶牙通过磨小邻牙固定桥体,价格较低且治疗周期短,但可能影响健康邻牙。种牙将人工牙根植入牙槽骨,不损伤邻牙且咀嚼功能接近天然牙,但费用较高且需满足骨量条件。两者均能恢复咀嚼功能,但适应症和长期效果存在差异。
镶牙可能出现基牙龋坏或桥体松动,需定期维护。种牙存在手术风险且骨整合期较长,但使用寿命通常超过传统修复方式。具体选择应结合口腔检查结果,由专业医师评估牙周健康状况、咬合关系及全身因素后制定方案。
无论选择哪种修复方式,术后均需保持口腔卫生,避免咬硬物并定期复查。吸烟可能影响种植体骨结合,建议修复前戒烟。修复体使用过程中出现疼痛或松动应及时就诊,由医生调整或更换修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