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肠胃炎患者可遵医嘱服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马来酸曲美布汀片等药物。慢性肠胃炎通常由感染、免疫异常、饮食不当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
1、蒙脱石散蒙脱石散是一种消化道黏膜保护剂,能够覆盖消化道黏膜,与黏液蛋白结合,增强黏膜屏障功能,缓解慢性肠胃炎引起的腹泻症状。该药物对病毒、细菌及其毒素有固定抑制作用,可减少这些致病因素对肠道的刺激。蒙脱石散不被人体吸收,服用后随粪便排出体外,不良反应较少。
2、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含有长型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和粪肠球菌三种益生菌,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抑制致病菌生长,改善慢性肠胃炎导致的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益生菌制剂需避免与抗生素同时服用,建议间隔两小时以上,以保证活菌的存活率。
3、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是质子泵抑制剂,通过抑制胃壁细胞上的氢钾ATP酶,减少胃酸分泌,适用于慢性肠胃炎伴有胃酸过多或胃黏膜损伤的患者。该药物能够缓解烧心、反酸等症状,促进胃黏膜修复。长期使用需警惕低镁血症等不良反应。
4、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主要成分为L-谷氨酰胺和人参皂苷,能够促进肠黏膜细胞增殖,修复受损的肠黏膜屏障,改善慢性肠胃炎患者的肠道吸收功能。该药物对放射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等肠道黏膜损伤也有辅助治疗作用。
5、马来酸曲美布汀片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是胃肠动力调节剂,通过作用于胃肠道的阿片受体和钙通道,调节胃肠运动节律,改善慢性肠胃炎引起的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等动力异常症状。该药物对胃肠运动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既可用于胃肠痉挛也可用于胃肠动力不足。
慢性肠胃炎患者除药物治疗外,需注意饮食调理,选择易消化、低纤维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油腻生冷饮食。建议少食多餐,细嚼慢咽,减轻胃肠负担。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适当进行散步等轻度运动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小孩急性胃肠炎可通过补液治疗、调整饮食、药物治疗、肠道菌群调节、预防脱水等方式治疗。小孩急性胃肠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饮食不当、过敏反应、寄生虫感染等原因引起。
1、补液治疗急性胃肠炎容易导致体液丢失,口服补液盐是首选方案,可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轻度脱水时每公斤体重需补充50-100毫升补液盐溶液,分次少量饮用。严重呕吐或无法口服者需静脉补液,常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或乳酸钠林格注射液。
2、调整饮食发病初期可短暂禁食4-6小时,后逐渐恢复饮食。优先选择米汤、稀粥、面条等低渣食物,避免高糖、高脂、乳制品。母乳喂养婴儿应继续哺乳,配方奶喂养者可暂时改用无乳糖配方。症状缓解后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3、药物治疗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毒素和保护黏膜,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细菌性胃肠炎需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但须严格遵医嘱使用。发热超过38.5℃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避免使用布洛芬等可能刺激胃肠道的药物。
4、肠道菌群调节腹泻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衡,可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制剂。这些活菌制剂需用温水冲服,避免与抗生素同服。症状缓解后继续使用1-2周,帮助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
5、预防脱水每次排便后补充适量补液盐溶液,观察尿量和精神状态。出现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哭时无泪等脱水表现应及时就医。保持室内通风,做好餐具消毒,护理人员需规范洗手。
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体温、排便次数和性状变化。恢复期应避免生冷食物,逐步增加蛋白质摄入。注意臀部护理,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护臀霜。患病期间应居家隔离,症状完全消失48小时后再返校。日常需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定期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可有效预防病毒性胃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