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时身体可能出现多饮、多尿、体重下降、乏力、皮肤瘙痒等症状。长期高血糖可能导致视物模糊、手脚麻木、伤口愈合缓慢等表现,严重时可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
1、多饮多尿血糖升高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刺激下丘脑口渴中枢引发多饮。同时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形成渗透性利尿,表现为尿量增多且尿液黏稠。患者可能出现夜间频繁起夜,每日饮水量超过3000毫升仍感口渴。
2、体重下降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时,机体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供能,转而分解脂肪和蛋白质,导致体重短期内下降5%-10%。可能伴随肌肉萎缩、皮下脂肪减少,尤其常见于1型糖尿病患者或未控制的2型糖尿病进展期。
3、皮肤症状高血糖状态会损伤皮肤微血管和神经末梢,常见会阴部瘙痒、足部干燥脱屑。血糖超过16.7mmol/L时可能出现皮肤黏膜脱水,表现为口唇干裂、眼结膜充血。部分患者会出现黑棘皮病,表现为颈部、腋下皮肤色素沉着增厚。
4、神经异常持续高血糖可引起周围神经病变,早期表现为手足蚁走感、袜套样感觉减退,后期可能出现刺痛或感觉缺失。自主神经受累时可出现餐后腹胀、体位性低血压、排汗异常等症状,这些表现往往提示糖尿病病程已超过5年。
5、急性并发症当血糖超过33.3mmol/L可能引发高渗性高血糖状态,出现意识模糊、抽搐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若合并酮症酸中毒,会有深大呼吸、烂苹果味呼气、恶心呕吐等表现,这两种情况均需立即急诊处理。
建议定期监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每日主食摄入量在200-300克,优先选择燕麦、荞麦等低升糖指数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久坐。出现不明原因体重下降或持续性口渴时应及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确诊糖尿病后需严格遵医嘱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等降糖药物,并每3-6个月检查眼底和尿微量白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