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描述
身上起红色的小血泡可能与毛细血管扩张、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因素有关。
毛细血管扩张可能由于局部皮肤受到摩擦、挤压等外力刺激导致微小血管破裂,血液渗出形成血泡,通常表现为针尖至米粒大小的红色斑点,轻微按压不褪色。过敏性紫癜多与食物或药物过敏相关,表现为对称分布的紫红色斑丘疹,可能伴随关节肿痛或腹痛。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因凝血功能障碍导致皮下出血,血泡直径较大且易融合成片,常见于四肢和躯干。
建议避免抓挠患处,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观察血泡是否持续增多或伴随其他症状,必要时及时就医排查病因。
脚上起血泡通常需要根据血泡大小和是否破裂采取不同处理方式。
血泡未破裂时,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和挤压,可自然吸收。血泡较大或位于易摩擦部位,可用碘伏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从边缘刺破排出液体,保留表皮覆盖创面。血泡已破裂时,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覆盖无菌敷料。若出现红肿热痛或渗液,可能继发感染,需就医处理。
日常应选择宽松透气的鞋袜,减少足部摩擦,运动时使用防磨贴保护易起泡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