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心脏早搏,不知为何种性质的早搏,早搏是偶发还是频发。
从发生的部位可分为房性和室性早搏。房早可发生于正常人,尤老年人,也可见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患者。病理性房早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室性早搏,多见于心脏器质性病变,如心肌炎(风湿性、病毒性等)、心肌病、缺血性心脏病等。
从早搏出现的频率,可分为偶发与频发早搏。偶发者功能性较多,频发者器质性较多。
如果有早搏发生,特别是房性早搏,或是偶发的早搏,或是休息时发生,运动时反而消失的早搏,经心脏超声、心肌酶、甲状腺功能等检查,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找不到明确的原因,这样的早搏多为功能性的早搏。
功能性早搏,也称良性早搏,可见于健康人,多为一过性,常与烟酒、浓茶、劳累、紧张、失眠、饱食、体位改变等引起;心血管功能紊乱时,也可出现功能性早搏,同时伴有心悸、胸闷等症状。
处理与注意:
1、多数房早无症状,不需治疗;
2、去除诱因,如紧张、烟酒、浓茶等刺激;
3、对于功能性房早,可加强体质锻炼,增强心血管神经的调节功能。
4、频发房早、有明显症状者,应适当给予药物治疗:一般先试用镇静剂与β-受体阻滞剂,如氨酰心安 25mg 2/日 , 或阿替洛尔 25 mg 2/日;也可用 普罗帕酮 150 mg 3/日 口服。
4、室性早搏:无心脏病、无症状者不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