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过敏性紫癫可通过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方式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癫通常由感染、药物过敏、食物过敏、遗传因素、免疫系统异常等原因引起。
1、感染:细菌或病毒感染可能诱发过敏性紫癫,治疗时需针对感染源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如阿莫西林颗粒每次125mg,每日三次,或奥司他韦颗粒每次30mg,每日两次。
2、药物过敏:某些药物如青霉素、阿司匹林可能引发过敏反应,需立即停用并更换药物,同时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糖浆每次5ml,每日一次。
3、食物过敏:常见过敏食物包括牛奶、鸡蛋、坚果等,治疗需避免摄入过敏食物,并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每次5mg,每日两次。
4、遗传因素:家族中有过敏史的孩子更容易患病,治疗时需结合家族病史,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胶囊每次25mg,每日两次。
5、免疫系统异常: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可能导致过敏性紫癫,治疗需调节免疫功能,使用免疫调节剂如胸腺肽注射液每次10mg,每周两次。
日常护理中,建议家长注意孩子的饮食结构,避免高过敏风险食物,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草莓,以及富含维生素E的坚果如杏仁、核桃。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避免过度劳累。定期进行皮肤护理,使用温和的洗护产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