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型肠梗阻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动力型肠梗阻通常由胃肠动力障碍、电解质紊乱、术后肠麻痹、神经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胃肠动力障碍患者需采用低渣流质饮食,少量多餐,避免食用豆类、洋葱等产气食物,可适量补充温热的蜂蜜水或姜茶刺激肠蠕动。
2、药物治疗电解质紊乱患者需静脉补充氯化钾溶液纠正低钾血症,可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片、莫沙必利片、新斯的明注射液等促胃肠动力药物。
3、物理治疗术后肠麻痹患者可采用腹部按摩、针灸足三里穴位等物理疗法,配合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肠功能恢复,必要时进行胃肠减压。
4、手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顽固性肠梗阻需考虑肠造瘘术或肠道起搏器植入术,手术方式选择与肠管缺血程度和基础疾病相关。
建议患者保持规律作息,术后及早进行床上翻身活动,若出现持续腹胀呕吐需立即就医,避免自行使用泻药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