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未经处理的木薯可能使人中毒,正确加工后可安全食用。木薯含有氰苷类物质,主要风险来自生食或加工不当。
木薯的根茎中含有亚麻苦苷等天然氰苷,在人体内可分解产生氢氰酸。氢氰酸会抑制细胞呼吸,导致组织缺氧。轻度中毒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重度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甚至死亡。传统食用方法包括去皮、浸泡、煮沸等工序,通过充分加热和浸泡可去除大部分有毒成分。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有长期食用木薯的传统,通常将木薯切片后流水浸泡2-3天,再经高温烹煮后食用。
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加工不彻底导致的中毒事件。野生木薯品种的氰苷含量通常高于栽培品种,自行采挖野生木薯风险较高。部分特殊体质人群对氰苷更敏感,儿童体重较轻也更容易出现中毒症状。工业加工的木薯制品如木薯淀粉经过多重处理,氰苷含量极低,正常食用不会导致中毒。
建议购买正规渠道销售的加工木薯制品,避免自行处理生木薯。食用前确保充分加热,出现口唇麻木等异常症状立即就医。孕妇、儿童及消化功能较弱者应控制食用量,不要长期单一食用木薯制品。日常饮食注意搭配富含硫氨基酸的蛋类、豆类食物,有助于促进氰化物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