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感冒可通过隔离防护、环境消毒、个人卫生、增强宝宝免疫力、及时就医等方式降低传染风险。感冒多由病毒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需针对性阻断传播途径。
1、隔离防护感冒期间妈妈与宝宝应保持1米以上距离,避免面对面说话或共用餐具。哺乳期妈妈需佩戴口罩后再接触宝宝,夜间睡眠建议分房休息。若必须同处一室,可设置物理隔断如屏风,减少病毒在空气中的扩散。
2、环境消毒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降低空气中病毒浓度。门把手、玩具等高频接触物表面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母婴用品如奶瓶需单独煮沸消毒。空调滤网可用75%酒精喷洒清洁,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抑制病毒活性。
3、个人卫生妈妈打喷嚏时用肘部遮挡,使用一次性纸巾后立即丢弃。接触宝宝前需用流动水洗手20秒以上,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避免用手触摸宝宝眼口鼻等黏膜部位,患病期间暂停亲吻宝宝等亲密行为。
4、增强免疫力保证宝宝每日充足睡眠,6个月以上婴儿可适当补充维生素D滴剂。母乳喂养继续坚持,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能帮助宝宝建立防御屏障。辅食添加阶段可增加富含β-胡萝卜素的南瓜泥、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泥等增强抵抗力。
5、及时就医若妈妈出现持续高热、脓涕等细菌感染征象,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治疗期间暂停哺乳。宝宝出现拒奶、呼吸急促等症状时,应及时儿科就诊排查流感病毒等病原体感染。
感冒期间妈妈应增加饮水量至2000毫升/日,适量食用百合银耳羹等润肺食物。宝宝衣物选择透气棉质面料,室温维持在24-26℃避免着凉。恢复期可带宝宝进行户外日光浴,每日10-15分钟紫外线照射有助于环境自然消毒。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通过乳汁影响宝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