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通常不建议放任不管。鼻息肉可能由慢性炎症、过敏反应、遗传因素、囊性纤维化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鼻腔冲洗、避免过敏原等方式干预。
1、慢性炎症长期鼻窦炎或鼻炎刺激黏膜增生形成息肉,表现为持续性鼻塞、嗅觉减退。可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泼尼松片等控制炎症。
2、过敏反应过敏体质者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后,鼻腔黏膜水肿形成息肉。需避免接触过敏原,必要时使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抗过敏。
3、遗传因素部分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黏膜对炎症反应异常敏感。建议定期复查鼻内镜,早期发现可使用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曲安奈德鼻喷雾剂、环索奈德鼻喷雾剂延缓进展。
4、囊性纤维化罕见遗传病导致黏液分泌异常,易继发鼻息肉。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合并感染时可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左氧氟沙星片控制感染。
日常保持鼻腔清洁,避免用力擤鼻,过敏季节佩戴口罩减少刺激,若息肉增大影响呼吸或反复出血需及时耳鼻喉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