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鼻炎一般不会引起长期低热,但可能因继发感染导致持续发热。
急性鼻炎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典型症状为鼻塞、流涕、打喷嚏,通常伴随3-5天的短期低热。多数患者通过休息、多饮水等对症处理后,体温可在1周内恢复正常。若发热持续超过10天或体温超过38.5摄氏度,需警惕合并细菌性鼻窦炎、中耳炎等并发症,此时可能出现脓性鼻涕、头痛、耳痛等症状。
少数免疫功能低下者或未规范治疗的患者,可能因病原体扩散引发下呼吸道感染或全身炎症反应,导致低热迁延。儿童患者更易出现腺样体肥大等继发问题,家长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及精神状态。
出现长期低热时应完善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明确感染源后针对性使用药物。日常需保持鼻腔清洁,避免接触冷空气及过敏原。
急性鼻炎不治疗可能引发鼻窦炎、中耳炎、支气管炎和慢性鼻炎。
急性鼻炎未及时治疗时,鼻腔黏膜持续充血肿胀可能导致鼻窦开口阻塞,引发鼻窦炎,表现为头痛、面部胀痛和脓性分泌物。炎症经咽鼓管扩散至中耳腔会诱发中耳炎,出现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下呼吸道受累可能发展为支气管炎,伴随咳嗽、咳痰等表现。长期反复发作的炎症刺激会使鼻黏膜发生不可逆改变,形成慢性鼻炎,导致持续性鼻塞、分泌物增多。
日常应注意保持鼻腔清洁,避免用力擤鼻,症状加重时需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