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脸疼可能与外伤、龋齿、腮腺炎、三叉神经痛、鼻窦炎等原因有关。可通过冷敷、口腔清洁、抗感染治疗、营养神经药物、鼻腔冲洗等方式缓解。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明确病因。
1、外伤孩子玩耍时面部磕碰可能导致软组织挫伤,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家长需立即用冰袋冷敷10分钟,重复进行可减轻肿胀。若出现皮肤破损,可用碘伏消毒后覆盖无菌纱布。避免让孩子揉搓患处,48小时后改为热敷促进淤血吸收。
2、龋齿深度龋齿可能引发牙髓炎,疼痛放射至同侧面部。家长可观察孩子是否有进食冷热食物疼痛、夜间痛醒等症状。需使用儿童含氟牙膏帮助清洁,限制甜食摄入。医生可能建议使用丁硼乳膏局部消炎,或进行根管治疗。急性发作时可临时服用布洛芬混悬液止痛。
3、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患儿会出现耳垂下方肿痛,咀嚼时加重。家长需准备流质食物,用淡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医生可能开具利巴韦林颗粒抗病毒,配合板蓝根冲剂清热解毒。注意隔离避免传染,发热超过38.5℃时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
4、三叉神经痛儿童三叉神经痛较为罕见,表现为突发性电击样疼痛。家长需记录发作诱因如洗脸、刷牙等动作。医生可能开具卡马西平片控制神经异常放电,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发作时可用温热毛巾敷脸,避免冷风直接刺激面部。
5、鼻窦炎急性鼻窦炎会导致眼眶及面颊部胀痛,伴随脓性鼻涕。家长可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帮助冲洗,保持卧室湿度。医生可能开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抗感染,配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分泌物排出。睡觉时适当垫高枕头有助于引流。
日常需注意保持孩子口腔卫生,早晚使用软毛牙刷刷牙,餐后用温水漱口。避免进食过硬或过烫食物,冬季外出佩戴口罩防护。观察疼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若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发热、视力变化等症状,需立即前往儿科或耳鼻喉科就诊。治疗期间保证充足休息,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粥类、面条为主,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