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扁桃体炎的症状表现主要有咽痛、发热、扁桃体红肿、吞咽困难、颌下淋巴结肿大。急性扁桃体炎是腭扁桃体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1、咽痛咽痛是急性扁桃体炎最典型的症状,疼痛程度从轻微不适到剧烈疼痛不等,常向耳部放射。疼痛在吞咽时加重,可能导致患者拒绝进食。部分患者可伴有咽喉干燥或异物感,疼痛通常持续3-5天,严重时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
2、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患者多伴有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8-40摄氏度,儿童可能出现寒战或惊厥。发热通常持续2-3天,使用退热药后可暂时缓解。持续高热不退可能提示化脓性感染或并发症,需及时就医。
3、扁桃体红肿检查可见双侧腭扁桃体明显充血肿胀,表面可有黄白色脓点或脓性渗出物覆盖。化脓性感染时渗出物可融合成片状假膜,但不同于白喉假膜易于剥离。扁桃体肿大严重时可阻塞咽腔,导致呼吸不畅或睡眠打鼾。
4、吞咽困难由于咽部疼痛和扁桃体肿胀,患者常出现吞咽困难,表现为进食缓慢、流涎或拒食。儿童可能出现因疼痛导致的哭闹不安。严重肿胀可能引起饮水呛咳,此时需警惕脱水风险,必要时需静脉补液治疗。
5、颌下淋巴结肿大多数患者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触诊质地较硬且有压痛,直径通常1-2厘米。淋巴结肿大是免疫系统对感染的正常反应,通常随炎症消退而缩小。若淋巴结持续增大或出现皮肤发红,可能提示淋巴结化脓需切开引流。
急性扁桃体炎患者应保持充足休息,多饮温水缓解咽部不适。饮食选择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可用淡盐水漱口减轻炎症,但不可吞咽。注意监测体温变化,高热时可采用物理降温。若症状持续超过3天无缓解,或出现呼吸急促、意识改变等严重表现,须立即就医。反复发作的急性扁桃体炎需考虑是否存在慢性扁桃体炎或免疫低下问题,必要时进行扁桃体切除手术评估。
急性扁桃体炎患者一般可以喝鸡汤,但需注意温度适宜且避免添加刺激性调料。
鸡汤富含优质蛋白和多种氨基酸,有助于补充营养并促进炎症恢复。建议选择清淡炖煮方式,去除表面浮油,温度控制在40-50摄氏度以避免黏膜刺激。急性期若伴随明显吞咽疼痛或发热症状,可将鸡汤晾至温热后少量分次饮用,同时搭配米汤、藕粉等流质食物减轻咽喉负担。
合并化脓性扁桃体炎或伴有高烧时,应优先保证水分摄入,此时过量饮用浓汤可能加重代谢负担。部分患者对禽类蛋白过敏或存在痛风病史,则需避免饮用鸡汤。疾病发作期间仍需以医生开具的抗生素治疗为主,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洛颗粒或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
恢复期保持饮食清淡,适量增加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如猕猴桃、草莓,避免过硬或过烫食物刺激咽喉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