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拉肚子可能是肠癌的表现之一,但更多情况下与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肠炎、食物不耐受、肠道感染或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肠癌通常伴随体重下降、便血、腹痛等症状,单纯长期腹泻不一定是肠癌。
肠易激综合征是功能性胃肠病,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情绪波动或饮食不当可能诱发。慢性肠炎由细菌感染或自身免疫异常引起,腹泻伴随黏液便或低热。食物不耐受如乳糖不耐受,进食特定食物后出现腹胀腹泻。肠道感染如阿米巴痢疾,腹泻伴随里急后重感。部分降压药或抗生素也可能导致腹泻。
肠癌引起的腹泻常为持续性,排便习惯改变超过3周需警惕。肿瘤导致肠道狭窄时可能出现细条状便,右半结肠癌可能以贫血为首发症状。但早期肠癌可能仅表现为轻微腹泻,容易被忽视。50岁以上人群、有肠癌家族史或长期吸烟饮酒者风险更高。
建议记录腹泻频率和伴随症状,避免高脂辛辣食物。可尝试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必要时做肠镜和粪便潜血检查。若腹泻持续超过1个月或出现消瘦、便血,须尽快到消化内科就诊。肠癌早期发现治愈率较高,定期筛查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