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妥类药物急性中毒需立即采取洗胃、导泻和药物治疗等抢救措施,通常因过量服用或误服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中毒。患者应立即就医,抢救措施包括清除体内药物、维持生命体征和促进药物代谢,必要时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
1、洗胃是清除胃内残留药物的重要手段,适用于服药后6小时内的患者,使用温盐水或清水进行,避免使用碳酸氢钠等碱性溶液,以免加速药物吸收。洗胃过程中需注意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防止误吸和窒息。
2、导泻可促进肠道内药物排出,常用硫酸镁或山梨醇口服,剂量根据患者年龄和体重调整,注意补充液体防止脱水。对于昏迷患者,可采用灌肠方式导泻,实施时需谨慎操作。
3、药物治疗包括使用中枢兴奋剂和促进药物代谢的药物。贝美格是常用的中枢兴奋剂,通过静脉滴注使用,剂量根据中毒程度调整。纳洛酮可用于拮抗巴比妥类药物的呼吸抑制作用,静脉注射起效迅速。活性炭吸附可减少药物吸收,需在洗胃后尽早使用。
4、生命支持治疗是重度中毒患者的必要措施,包括维持呼吸道通畅、纠正低血压和心律失常。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用于呼吸抑制患者,需监测血气分析指标。多巴胺等升压药物用于治疗低血压,静脉补液纠正脱水状态。
5、血液净化治疗适用于重症患者,包括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血液透析可有效清除体内巴比妥类药物,适用于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液灌流通过吸附作用清除药物,可与血液透析联合使用,提高清除效率。
6、后续治疗和监护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并发症和密切观察。定期监测生命体征,注意神经系统症状变化。预防肺部感染和褥疮等并发症,必要时使用抗生素。心理护理和家属教育也是重要环节,预防再次中毒。
巴比妥类药物急性中毒的抢救需根据中毒程度制定个体化方案,医护人员应掌握各种抢救措施的原则和操作方法,抢救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患者出院后需进行随访和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