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携带者生育存在母婴传播风险而非遗传性,传播途径主要有宫内感染、产道接触、哺乳传播及密切生活接触。
1、宫内感染:孕期胎盘屏障受损可能导致病毒经血液传播给胎儿。建议孕妇定期监测HBV-DNA载量,高病毒载量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阻断。
2、产道接触:分娩时新生儿接触母体血液和分泌物可能感染。所有乙肝孕妇所生婴儿须在出生12小时内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
3、哺乳传播:母乳中可检出乙肝病毒,但乳头皲裂出血时传播风险显著增加。病毒载量低于检测下限且婴儿完成免疫接种者可母乳喂养。
4、密切接触:日常生活中血液或体液接触可能造成水平传播。家庭成员应避免共用剃须刀等物品,婴幼儿伤口需及时消毒处理。
通过规范产前抗病毒治疗、联合免疫接种及科学喂养,乙肝病毒母婴传播阻断成功率可达95%以上,建议孕前专科评估并全程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