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与阳虚可通过典型症状、舌象脉象、体质特征、治疗反应四个方面区分。
1、症状差异
阴虚常见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干咽燥;阳虚多表现为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小便清长。
2、舌象对比
阴虚舌红少津、苔薄或剥脱;阳虚舌淡胖嫩、苔白滑,可能出现齿痕。
3、体质特点
阴虚体质者形体偏瘦、易激动;阳虚体质肌肉松软、性格沉静、喜暖恶寒。
4、用药反应
阴虚适用滋阴降火类药物如六味地黄丸;阳虚需温补阳气类药物如金匮肾气丸,错误用药会加重症状。
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通过四诊合参明确证型,避免自行判断失误延误调理时机,日常可观察症状变化配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