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疼痛在抑郁症患者中的比例较高,抑郁症患者出现慢性疼痛的概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慢性疼痛与抑郁症的共病现象主要有神经生物学机制异常、心理因素相互作用、躯体症状转化、炎症反应激活等原因。
1、神经生物学异常抑郁症患者脑内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系统功能紊乱,这些神经递质同时参与疼痛调节,可能导致痛觉过敏。临床常用度洛西汀、文拉法辛等双通道抗抑郁药改善症状。
2、心理因素作用抑郁情绪会降低疼痛阈值,负性认知模式放大疼痛感受。认知行为治疗可帮助患者建立疼痛应对策略,必要时联合帕罗西汀等药物调节情绪。
3、症状转化机制部分抑郁症患者通过躯体化表达情绪 distress,表现为持续性疼痛。阿米替林等三环类抗抑郁药对这类疼痛效果较好,需配合心理治疗。
4、炎症反应激活抑郁症相关的促炎细胞因子升高可能诱发痛觉敏感化。塞来昔布等抗炎药物可能有一定辅助作用,但需以抗抑郁治疗为主。
抑郁症伴慢性疼痛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疼痛明显时建议及时到精神科或疼痛科就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