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宝宝受凉呕吐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补充水分、腹部保暖、调整体位、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受凉呕吐通常由胃肠功能紊乱、饮食不当、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1、调整喂养方式减少单次喂养量,增加喂养频次,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稀释后的配方奶。暂停添加新辅食,避免油腻、生冷食物。喂养时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哭闹时喂食。喂养后竖抱拍嗝15-20分钟,有助于减少胃内空气。
2、补充水分使用口服补液盐III按说明书冲调,少量多次喂服。每10-15分钟喂5-10毫升,24小时内不超过500毫升。观察尿量保持每4-6小时排尿一次。可配合苹果汁、米汤等补充电解质,避免饮用含糖饮料。
3、腹部保暖使用温热毛巾敷于腹部,温度控制在40℃以下,每次10-15分钟。穿着棉质护肚围,睡眠时加盖薄毯。避免直接吹风或接触冰冷物体。顺时针轻柔按摩腹部,每次5分钟,每日2-3次。
4、调整体位呕吐时将宝宝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睡眠时抬高床头15度,使用侧卧位。清醒时多采取竖抱姿势,避免剧烈摇晃。呕吐后30分钟内禁食禁水,保持安静休息。
5、药物治疗蒙脱石散可保护胃肠黏膜,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细菌感染需用头孢克肟颗粒,病毒感染可用干扰素α2b喷雾剂。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禁止自行调整剂量。
保持室内温度24-26℃,湿度50%-60%。每日测量体温3次,观察精神状态、尿量和呕吐物性状。记录呕吐次数和量,出现血性呕吐物、持续8小时无尿、嗜睡或高热需立即就医。恢复期继续清淡饮食1-2天,逐步恢复正常喂养。注意奶瓶餐具消毒,照顾者接触宝宝前需洗手。避免带宝宝去人群密集场所,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两个月宝宝受凉咳嗽可通过调整环境温度、保持呼吸道湿润、合理拍背等方式护理。
受凉咳嗽通常由冷空气刺激或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喉咙发痒、轻微干咳或伴有清痰。需将室温维持在24-26摄氏度,使用加湿器使湿度保持在50-60%,避免冷风直吹。喂奶后竖抱拍背时,手掌呈空心状从背部由下向上轻拍,帮助排出呼吸道分泌物。若鼻塞影响呼吸,可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清洁鼻腔,但须避开喂奶前后半小时操作。母乳喂养的宝宝可增加哺乳次数,配方奶喂养者可适当喂温水,每次5-10毫升。
咳嗽期间避免包裹过厚衣物,观察是否有发热、呼吸急促或口唇发绀,出现上述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