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糜烂和盆腔炎可通过药物治疗缓解症状,但需结合病因选择综合治疗方案。药物治疗主要适用于细菌感染引起的盆腔炎,而宫颈糜烂多为生理性改变,通常无须特殊治疗。
1、宫颈糜烂:宫颈糜烂现称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多数无须药物治疗。若合并宫颈炎,可遵医嘱使用保妇康栓、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抗宫炎片等药物控制炎症。
2、盆腔炎用药:急性盆腔炎多由淋球菌、衣原体等感染引起,表现为下腹痛、发热,需遵医嘱使用头孢曲松钠、多西环素、甲硝唑等抗生素,疗程通常为14天。
3、慢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可能由急性期未规范治疗导致,表现为反复下腹坠胀,可联合使用抗生素与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如妇科千金片、金刚藤胶囊等。
4、物理治疗:对于宫颈糜烂伴接触性出血或分泌物异常者,可采用激光、冷冻等物理治疗;盆腔炎形成输卵管脓肿时需手术引流。
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保持会阴清洁,急性盆腔炎患者需卧床休息,出现持续发热或剧烈腹痛应及时复诊调整方案。